6——病例对照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病例对照研究

* 这是非匹配设计的最基本格式,暴露只分有或无两种; a是病例组有暴露史的人数;b是病例组无暴露史的人数;同样c和d分别是对照组有和无暴露史 的人数。请注意,各种专著上采用的符号不一致。 * 在前边石棉暴露与肺癌的例子中,石棉暴露增加肺癌发病危险性。但是,已知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应该在对吸烟这一因素控制了以后分析石棉暴露与肺癌的关系。从分层结果来看,在调整了吸烟的作用后,ORMH与未分层时几乎相等,因此,本研究中,吸烟对石棉暴露与肺癌之间的联系不起什么混杂作用。 * 在判断一个暴露是否是某疾病的真正病因时,剂量反应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因此,除了要提供暴露与疾病是否存在联系外,还有提供疾病危险是否随暴露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可以看出,OR值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总?2说明病例和对照组饮酒剂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病例组饮酒量大的人多),即饮酒量与食管癌发病有关;趋势检验说明,随饮酒量的增加,OR值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 *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是与队列研究比较而言的。 混杂因素具备的条件 1、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 3、不是所研究的因素与疾病之间发病机制的中间环节 如何判断可疑的混杂因素并是否需要调整 cOR(粗的、未调整的OR) ORi (第i层的OR) 1、视cOR/ ORi的比值而定。 cOR/ ORi接近1,可以不作调整。 2、混杂因素分布的差异有无显著性。 分层分析 分层分析的目的是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分层就是把研究人群按其特征分为不同层次然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性。 年龄 例:肺癌 年龄可能是混杂因素 吸烟 混杂因素:是指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人群组中分布不均,可以歪曲因素与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因素。 分层分析的步骤如下 (1)按归纳表整理资料,先不分层,计算X2和OR; (2)按估计的混杂因素分层,并计算各层Xi2和ORi (3)判断分层因素与研究因素和疾病的关系; (4)计算X2MN , ORMN和95%CI ; (5)判断分层因素是否为混杂因素: OR(分层前)≈ ORMH 无混杂存在。 OR(分层前)ORMH 正相关。 OR(分层前)ORMH 负相关。 口服避孕药(OC)与心机梗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服OC   未服OC    合计 MI     39   114    153 对照     24   154    178 合计     63   268    331 cOR=2.19 口服避孕药(OC)与心机梗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表例.  按年龄分层后的结果 40岁 =40岁    OC(+)  OC(-)  合计 OC(+)  OC(-)  合计 MI  21     26 47 18 88 106 对照  17 59 76 7 95 102 合计 38 85 123 25 183 208 OR1=2.80 OR2=2.78 cOR/ OR1=0.78 cOR/ OR2 =0.78 调整混杂因素的方法(分层分析) 按可疑因素的特征分成不同的层次 在每一层内分别分析疾病与暴露的联系 比较分层前与分层后的差异(按cOR/ ORi的大小) 判断被分层的可疑因素是否存在混杂 存在混杂 调整 调整混杂因素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