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80小国寡民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经典国学篇 制作人:徐大荣 《道德经》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80A.mp3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译文】80B.mp3使国家小一点,让人口少一点。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们爱惜生命而不往远处迁移。虽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乘坐;虽有铠甲兵器,却没有机会陈列。使人们重新以结绳来记事。使人们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相互听得到,但人们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这一章,老子为他理想中的“国家”绘了一幅美好蓝图,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欢乐图。他用淡然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老子面对急剧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感到一种失落,便开始怀念远古蒙昧时代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这是一种抵触情绪的发泄。 那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庄。那里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勾心斗角,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徙谋生。很明显,这只是老子美丽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现代解读53C.mp3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着回归到原始社会的状态。在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没有文化,也没有凶悍和恐惧。那里的人民单纯而质朴,过着理想化的平淡、安宁的生活。 我们要真正认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就要了解其产生的时代因素,及其想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小国寡民,是针对当时的广土众民政策而言的。老子认为,广土众民政策是一切祸患的根源。做到小国寡民,便可以消弭兼并战争,做到“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便可以避免因获取物质资料而扰乱社会,“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现代解读 便可取消使民难治的智慧,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来代替;便可使人安于俭朴生活,不为奢侈过度的嗜欲所诱惑;便可以使人民重死而不远徙,以至于老死不相往来,连舟车等交通工具都可一并弃用。 晋朝的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桃花源记》。那是一个美丽的幻想,显然是受了本章内容的影响。但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现代解读 80、快乐和幸福就在你我身边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吃着粗糙的饭菜,却觉得味道甘美;穿着兽皮树叶做的衣服,却觉得式样好看;住在简陋的茅屋洞穴里,却觉得安全舒适;保持古老的风俗,却觉得陶然自乐。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冒着炎炎烈日劳作口渴时,妻子给他送上一碗茶,他舒服地喝下去,这是一种幸福。在沙漠里饥渴难耐,好心的人递上一杯凉水,这也是一种幸福…… 智慧案例80D.mp3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一个人活得快乐与否,关键在于他是否无欲无求,能否知足常乐。住什么不重要,能遮风挡雨就行;吃什么不重要,能填饱肚子就行;穿什么也不重要,能御寒就行……无论生活给我们琼浆还是苦酒,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个快乐之人。 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没有一颗豁达、开朗和平常的心,就很可能被横流的物欲所诱惑,就会在欲望的驱使下失去平衡心,失去做人的原则,终究害己。 多年前,一辆荷兰货车载着60名偷渡者,准备偷渡到英国。当该车被英国海关截获时,藏在密封的后车厢里的58名偷渡者已窒息而死,只有1名男子得以幸免。这就是曾经震惊世界的“多佛惨案”。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智慧案例 他们不明白幸福就在自己身边,所以才为了寻找幸福,不择手段漂洋过海,却最终丧命。其实,对有些东西,孜孜苦求只会徒添烦恼;而拥有知足之心,则能看淡人生的成败得失。 从前,有个男孩住在山脚下的一幢大房子里,过着幸福的生活。他有很多爱好,他喜欢动物、跑车、篮球,还喜欢漂亮的女孩子。 一天,男孩对上帝许愿说:“长大了,我要住一幢大房子,门前有两尊石狮子,要有一个开满鲜花的花园,要娶一位性情温和、长发乌黑、眼睛像蓝宝石且会弹琴唱歌的美女为妻。我要有三个男孩,他们一个当科学家,一个做政治家,一个是篮球队的前锋。”“听起来真是个美妙的梦想,”上帝竟然对他说了话,“希望你的梦想能够实现。”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智慧案例 他后来果真娶到了一位温柔美丽的妻子,有着乌黑的长发,但她的眼睛却是褐色的。她也不会弹钢琴,歌也唱得不好,但能做一手好菜。 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