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易经入中国画对艺术价值思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易经入中国画对艺术价值思考
王林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要:本文在探论探索现代艺术价值,通過融入、易道兴艺术、思考、三个方面的初探艺术价值观,提出:易经这个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对现代绘画艺术思考,揭示了《周易》文化思维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内在联系。
关健词:融入;思考;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1;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1-6035(2013)06-0000-02
中国绘画作为中国国卒文化的一部分,其历史可穿越时间数干年之久,大自然缔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绘画史,这种产生和创造是具有一定的必然规律性。因为任何门类的学科发展其规律都与本民族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素,所以中国画,,中国书法的本质应从中国古代文化渊源中去找寻;中国画的本源,更需要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文化理论中去找寻其“龙脉”。
大家知道,哲学是一门科学,它在研究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和统一性。而《周易》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做为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理论其中:“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阐述这“道”理的经典著作,易学文化则成了中国传统 “玄学”的代名词。优秀的画家,精于绘画艺术及哲理而且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一规律;(《石涛画语录》)这里的一,即是“道”,道即是正确的自然规律,所以陆九渊云:“艺即是道,道即是艺,岂惟二物,道在各行业中如医家即医“道”,易经有易“道”,佛家有佛“道”,绘画有艺“道”,于此可见矣”(《象山先生全集》)朱熹谈得更加明白:“道者文之根本,者道之枝叶……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朱子语类》)何以为道?《老子》作了以下阐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易道“入艺对艺术影响
《周易》哲学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整体性、直观性、形象性和变易性是《周易》思维的基本特征。,奠定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基本面貌和基本格局,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受到了《周易》思维模式的无穷浸润和深刻影响。
1.周易阴阳与绘画黑白关系,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易经》思想像一条河流。当我们提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美学思想,老庄思想一般是首先被联想到的。老庄所提倡的“无为”、“逍遥游”、“虚空”的精神让中国历代的文人画家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得以在这不安稳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一处心灵的出口,“与天地精神共往来”。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而上的意境之所在。“形似”的观念一直都不是中国画的重要原则。“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的是功能、关系、韵律。”而历代的画家是要在山水的“形”之中看见“道”。“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而,“道” 早已在《易经》里有所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和阳相互作用而产生了“道”,这个“道”既指天道、地道以及人道。
阳为天、为父,代表阳刚、男性,在卦象中则为乾;阴为地、为母,代表阴柔、女性。世上唯有男人和女人两类,相互依存,繁衍人类,生生不息。由此衍生出八卦,进而包含宇宙万物。阴和阳相互平衡后就能达到“太和”之美,《易经》中的凶卦就是阴阳不相调和之象。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
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黑与白、玄与素相互生发,水墨画总是在黑与白中取得某种平衡,“五色眩目”,滤去了其他炫目的颜色,以至于逐渐形成了“留白”、“计白当黑”的绘画表现技法,在“浓、淡、干、湿”中又衍生出无穷无尽的变化。画家只是在黑与白中寻找一种思想上的空灵、一种建构在天地之中的个人心灵空间和独特生命体验。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构图中,“上为天,下为地,”黑白、虚实相互关照与对应,画家们不是也在用一杆笔描绘着心中的那一整片天地吗?。
2.《易经》的六个字:“刚健、笃实、辉光”代表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易经》的八卦极富美学启迪。如六朝刘勰《文心雕龙bull;情采篇》:“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文心雕龙bull;征圣篇》:“文章昭晰以象lsquo;离rsquo;”“贲”、“离”是易经的卦名,“贲卦”涉及艺术理论的文与质的关系。贲,贲者饰也,用线条勾勒出突出的形象。《论语》:“绘事后素”。说明了中国传统绘画十分重视艺术境界的追求:
(1)贲卦之美:“山下有火”、“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