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索碱的性质10 浙教版[最新]
碱的性质(二) * 复习回顾: 1、为了鉴别氢氧化钠、水、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分别各取少量的液体,滴入( ) A、碳酸钠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氯化钡溶液 D、无色酚酞试液 B 2、用什么方法知道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过和中,酸和碱没有多余,恰好完全反应? 使用指示剂和PH试纸 三、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实验: 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结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02+Ca(OH)2=CaCO3 + H2O 应用:用这一反应常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思考 (1)若要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该如何写? CO2+2NaOH=Na2C03+H2O (2)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如何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危害是能污染大气。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气体,如H2S、SO2、HCl (3)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SiO2+2NaOH=Na2SiO3+H2O (4)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这是为什么? CO2+2NaOH=Na2CO3+H20 思考: 请你找出上述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从物质的种类分析) 结论:CO2、S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Ca(OH)2、NaOH都是碱,CaCO3、Na2CO3、Na2SO3都是盐。 共同点是: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例1: CO2与NaOH反应,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操作步骤 往氢氧化钠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再滴加少量的 实验现象 结论 Ca(OH)2溶液 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 做一做: 化学复习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化学反应? (1)我们设计了A、B两实验来证明,实验现象为A:软塑料瓶变瘪B:“瓶吞鸡蛋”. 小红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都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设法消耗CO2,使得气体的压强减少,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 小明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体压强减少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少的结果? 我思考后,以增加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 做个对比实验:取一只与A装置同样大小的软塑料瓶,充满CO2后,注入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同的水,振荡,比较瓶子变化程度,即可判断. (2)小全同学利用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你来帮他完成?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四、碱能跟某些盐反应 实验 (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毫升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它们各显什么颜色? 现象:氯化铜显蓝绿色,氯化铁显黄色 在上述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盛氯化铜溶液的试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盛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出现了红褐色絮状沉淀. 化学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 FeCl3+3NaOH=Fe(OH)3 +3NaCl 思考: 请你模仿上述化学反应,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硫酸镁、硫酸锌等盐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锌白色絮状沉淀 。 MgSO4+2NaOH=Na2SO4+Mg(OH)2 ZnS04+2NaOH=Na2SO4+Zn(OH)2 结论:碱能跟某些盐反应 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三、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能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叫中和反应。 (3)非金属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盐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注意:(1)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个条件,难 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 (2)第(4)条参加反的盐和碱必须都是可溶 性的 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例题2:现有1、氯化钠2、硝酸镁、3、氢氧化钠4、氯化铁四种溶液,不另用任何试剂,仅用观察法和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其区分出来,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4、2、3、1 B、4、3、2、1 C、4、2、1、3 D、3、4、1、2 B 课堂小结 练一练 1、除去括号内少量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稀硝酸(稀盐酸) Ca(OH)2+Na2CO3=2NaOH+CaC03 HCl+AgNO3=HNO3+Ag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房地产资财部流程设计报告(修改版).pdf
-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问题.doc
- 所持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制度(2010年5月) 2010-05-25.pdf
- 所持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制度(2010年6月) 2010-06-18.pdf
- 所持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制度(2010年6月) 2010-06-29.pdf
- 手册(环境管理手册).doc
- 手册培训幻灯.ppt
- 手册更新1.doc
- 手工、机械钢轨钻孔作业指导书.doc
- 手工、机械切割、锯轨作业指导书.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