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PPT
现代生活,让人们感受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身心的疲惫与精神的压抑加速了机体退行性变的速度,进而为发生疾病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要保证规律生活,保证睡眠,学会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记过分压抑,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太极拳,听音乐,找朋友倾诉,散步等。 ? 保持心理健康 ? 加强锻炼 ? 饮食指导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戒烟限酒 ? 慢性炎变及溃疡的早期治疗 坚持适量适度的体育活动:经常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步行运动357原则: 每天步行3公里,时间30分钟; 每周至少运动5次; 有氧运动的强度以运动后心率+年龄=170左右(太极快走慢跑有勇气自行车等)。 ? 保持心理健康 ? 加强锻炼 ? 饮食指导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戒烟限酒 ? 慢性炎变及溃疡的早期治疗 食用营养丰富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多样化饮食,不吃盐腌,发霉及富含色素,香精的食品;不饮烈性酒;少食或不食油炸,煎及熏的食物;每天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一方面有利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另一方面高纤维素有利于大便通畅,促进排除体内毒素。 ? 保持情绪稳定 ? 休息与活动的有效结合 ? 饮食指导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戒烟限酒 ? 慢性炎变及溃疡的早期治疗 做好职业防护,必要时穿防护服及戴防毒面具,下班后洗澡换衣服,以免将有害物质带回家;新装修房屋要经过检测,空气达标后再居住,每天开窗通风;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粮油中,主要措施是防霉。 ? 保持情绪稳定 ? 休息与活动的有效结合 ? 饮食指导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戒烟限酒 ? 慢性炎变及溃疡的早期治疗 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糖尿病的现状和特点 患病率急剧增加: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预测到2025年, 糖尿病患者将达到5000万以上,目前居世界第二。 后备军众多:高危人群、血糖调节障碍者。北京上海社区30岁以上10%。 发病年轻化:中国儿童糖尿病50%1型,50%2型;儿童及青少年2型患病率2.5%。 患病率急剧增高的原因 “基因节俭”学说:长期贫穷(吃糠咽菜)→基因节俭→迅速变富(甜食油腻)→基因的改变慢于生活环境的改变。 遗传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富裕国家华人患病率在10%以上。 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结果。膳食热量特别是动物性食品热量增多。 医疗条件改善:对糖尿病的警惕性和检测手段提高,早期诊断病人增加。 生活模式不健康:热量食入过多,吸烟;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心理应激增多。 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共 同 作 用 高糖升高 为特征 各种器官 并发症 慢性 全身性 代谢疾病 IDF Diabetes Altas,4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09 多尿 多饮 多食 体重下降 出现以下症状也要警惕糖尿病: 皮肤反复长疖痈、伤口不愈合、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下肢麻木、尿中有蛋白 常见的不典型表现 搔痒 视物不清 饥饿 疲倦 皮肤干燥 1、教育及心理疗法。 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可引起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又会加重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后果,并发症。 所以患病之初尽快摆脱不良情绪,接受患病事实,积极科学的治疗,不盲目恐惧胰岛素。 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只要正确、有效地治疗,血糖达标了,就能明显延缓或减少并发症 正确认识 疾病 客观接受病情,立即治疗,树立起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树立信心 要用乐观主义精神与糖尿病作斗争;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 保持乐观 的心态 平时学会自我心理疏导 将饮食、运动、监测融入日常生活 缓解心理压力的小窍门:深呼吸,体育锻炼,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等 参加正规的糖尿病教育活动,如医院患教大课堂,诺和关怀会员俱乐部 减轻胰岛负担 纠正代谢紊乱 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 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科学饮食可以帮助您 肉类 (蛋白质) 主食 (碳水化合物) 蔬菜 每日至少进食三餐,早/中/晚餐的食物比例为1/5、2/5、2/5或 1/3、1/3、1/3,通过减少每餐份量,增加用餐次数的方法可降低 血糖波动 加餐时间:10点、16点和睡前 科学饮食 同样可以 享受健康生活 * 更多糖友饮食内容,请关注5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