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方案1
目 录1. 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 隧道概况 1
2.2 工程地质特征 2
2.3 工程地质构造 2
2.4 水文地质特征 3
3. 工作内容 3
3.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3
3.2隧道监控量测 4
4.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5
4.1超前地质预报分类 5
4.2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5
5.超前预报数据反馈 9
6.监控量测方案 11
6.1洞内外观察 11
6.2周边位移 13
6.3拱顶下沉 15
6.4 浅地表下沉 16
6.5 围岩压力监测 18
6.6 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应变量测 19
6.7 钢架内力及所受荷载量测 20
6.8 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变量测 21
7.监测成果处理及反馈 22
7.1数据的采集 23
7.2实测资料的整理 23
7.3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7.4监测报警指标 28
7.5监控量测报告和报警提交 30
8.拟投入本合同的主要设备、仪器 31
1.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3、《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T D70-2010);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 -2009);
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 -2009);
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7、《公路工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10、《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隧道)》 (2013);
11、福建省地方标准《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35/T 1067-2010);
12、福建省高指《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管理的通知》(闽高路工(2011)216号);
13、有关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规范、规程、指南等。
2.工程概况
2.1 隧道概况
*********隧道场区位于福州市*********镇海屿村和云龙村交界一带,为双洞分离式长隧道,A7合同段0.5座。A7合同段隧道左线起迄里程为ZK29+430.17 ~ZK30+468,长1037.83米;隧道右线起迄里程为YK29+410~YK30+461,长1051米。
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喷锚,开挖宽度约16.5m,高度约11.1m。隧道为六车道分离式公路隧道,按行车速度100km/h设计,建筑限界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设计。
本合同段为*********隧道出口,2个开挖工作面,隧道围岩概况见表1:
表1 隧道围岩概况表
隧道
名称 起讫里程 隧道
长度
(m) 围岩级别(m) 备注 Ⅴ Ⅳ Ⅲ Ⅱ *********
隧道 右线YK29+410~YK30+461 1051 56 150 75 770 分离式 左线ZK29+430.17~ZK30+468 1037.83 28 145 75 789.83 2.2 工程地质特征
隧道属于丘陵剥蚀地貌,进出口处覆盖层薄。隧道穿越于丘陵坡地之下,地形起伏较大,进出口段地形较缓,自然斜坡坡度为25~30°,沿线最高点高程276.8米,山脊脚窄小,沟谷较窄,切割较深,植被发育。
2.3 工程地质构造
隧道区表层为第四系坡积层,层厚一般小于3米;洞身及出口段为燕山晚期正长斑岩体侵入,隧道区普遍见后期辉长岩脉侵入。据地质钻探资料,得出地质构成,地层自上而下为:
①11素填土(Q4me):层厚1.0m。
②123粉质粘土(Q4cal+p1):层厚1.80m。
②212细沙(Q4ca1+p1):层厚4.00m。
④232块石(Qd1):层厚2.80m。
⑧51砂土状强风化凝灰熔岩(J3n):层厚3.70~3.90m。
⑧52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J3n):层厚2.70m。
⑧53中风化凝灰熔岩(J3n):分布于进口段。
2.4 水文地质特征
隧道区地表水不发育,雨季山坡汇水顺坡冲泄;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层孔隙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垂向入渗补给。
左右洞出口及洞身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均位于设计路面以上。根据设计资料,单洞最大涌水量取1955.2m3/d,单洞正常涌水量取735.3 m3/d。隧道开挖时在地下水相对较富集地段易发生地下水渗漏、涌水,应加强对地下水位及涌水量变化的监测,做好截、排水和洞身防渗漏工作。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
3. 工作内容
根据招标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服务的工作内容如下:
表2 A7合同段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施工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案例教程课件_项目一_任务3-1_网络需求分析(第3次).ppt
- T_CIATCM 080-2020 临床中药合理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指南.docx VIP
- 2025年西藏公职人员时事政治考试试题(附含答案).docx VIP
- 图圆筒环焊缝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ppt
- 2024年新疆轮台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医务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9《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6张ppt).pptx VIP
- 校园最小应急单元处突演练培训.pptx
- 糖水店开业推广方案.pptx VIP
- 学堂在线《临床中成药应用》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案例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