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周的法律制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西周的法律制度.ppt

第二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一、西周的建立与发展 周族原是陕西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周文王(姬昌)曾被商王封为西伯侯。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借助奴隶反抗的力量一举灭商,建立了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因其位于后来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故史称“西周”。西周建立后,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发达,处于我国先秦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法制也达到空前完备的程度。是真正的封建国家。 二、西周的立法状况 1、制定周礼 “周公制礼”:周公姬旦摄政,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在周族原有习惯法的基础上、损益夏商旧礼,通过“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 《礼记·明堂位》载:“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2、编订刑书 (1)九刑:存在不同的解释。 一般指五刑加上流、赎、鞭、扑四刑。 “圜土之制”、“嘉石之制”、流刑、赎刑 (2)吕刑:周穆王时司寇吕侯制定。 《吕刑》吸收前代的立法经验,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作了改革,规定了赎刑原则以及其他的刑事政策,从而使奴隶制立法渐趋成熟。 三、法律形式 誓:即誓词,带有军令的性质。 诰:指周王对诸侯和下级官吏的训话。 命:指周王就具体事务临时向行政机关发布的命令。 礼:内容庞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其中很多内容具有法律规范性。 遗训:指先王的誓命,也包括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某些习惯。 殷彝:指商朝法律中有利于周朝统治者的某些内容。 “以德配天”思想具体落实到法制领域便是“明德慎罚”。 “明德慎罚”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手段使天下民臣服,在制定法律、实施刑罚时应当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地用严刑重罚来迫使臣民服从,统治者把道德教化与刑罚镇压结合起来,形成了西周时期“礼”、“刑”结合的法制特色。 ??“明德慎罚”的具体要求可以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其中“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至于“用刑宽缓”则集中体现在西周的各项刑罚适用原则之中。 什么是礼 礼是划分人们尊卑贵贱的准则和依据 天子为天下之大宗,诸侯为一国之大宗,大夫为继别子之宗,天子、国君、大夫之位皆嫡长子继承,百世不迁。国君相对天子而言为小宗,大夫相对天子而言为小宗,大夫相对国君而言亦为小宗。大夫以下,亦有大宗、小宗。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 (二)礼的精神原则 :“亲亲”、“尊尊” (三)礼的作用 “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 ————《左传》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礼记·曲礼》 刑事法律制度 罪名 1、违抗王命罪 2、不孝不友罪 3、寇攘与杀人于货罪 4、失农时 《礼记》:“仲秋之月,乃劝种麦,毋(音无)或失时。其有失时者,行罪无赦。” 5、群饮罪 刑名 1、死刑 大辟 2、肉刑:墨、劓、刖、宫 3、流刑 4、徒刑 5、拘役刑: “圜土之制” “嘉石之制” 6、赎刑《尚书吕刑》载,墨刑赎铜600两,劓1200两, 3000两,宫3600两,大辟6000两。 “圜土之制” 圜土之制是指违犯法律或有罪过但尚不致适用五刑处罚的轻微犯罪者在狱中劳作,进行改造,并不让其佩戴成年人正常的冠带,以示耻辱的制度。 从《周礼》反映的情况看,这是中国有期徒刑的开端。《周礼》:“以圜土聚教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者,寘(音置)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弗使冠饰,以盟刑耻之”。“其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此种刑罚“其刑人也不亏体,其罚人也不亏财”,它不属于残人肢体的身体刑,也不属于罚人钱财的财产刑,而是限制受刑人自由并服劳役的劳役刑,并有期限限制。由此判断这是中国早期的有期徒刑。 “嘉石之制” 嘉石之制是指将比送进监狱更轻微的犯罪者束缚其手脚,坐于“嘉石”(一种有纹理的大石,相传西周时立于朝门之左)一定时日,使其思过、悔改,然后交给司空,在司空的监督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劳役,期满释放的制度。 《周礼》:“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者司空。” 坐于嘉石的时间:《周礼 秋官 大司寇》:重罪“旬有三日坐”即13天,其次分别是9天、7天、5天、3天,共分五等。劳役的时间从一年至三个月不等。 从此可以看出,“嘉石之制”具备了劳役刑的因素,是中国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