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ppt
(四)品官占田荫户制确立 1、颁布“占田令”或“均田令”,确认土地等级占有制。 西晋:《品官占田荫客令》、《占田令》 北魏:《均田令》 2、施行租调法令,保障封建国家财政收入。 租调法始于曹魏。 西晋:《户调之式》 北魏:《租调法》 (五)维护尊卑良贱等级关系的婚姻制度 婚姻:士庶、良贱不婚。法律保护尊卑士庶良贱的不平等社会关系和士族占有部曲、奴婢的特权。婚姻重视门第家族,续家谱由官府掌握。高门士族子弟出世即有官职。士庶良贱通婚被视为“失类”,受讥评或弹奏和法律制裁。纳妾合法,可依官品纳妾一至四人。 继承:严别嫡庶,惟嫡子有继承权,庶子一般没有。北朝庶子更受歧视。 第四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 一、中央三省制与地方州、郡、县三级制 二、司法机关的扩大演变 三、诉讼制度的变化 四、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一、中央三省制与地方州、郡、县三级制 (一)中央三省制的形成 东汉末设三公,但成虚设,尚书地位重要。 魏初,尚书脱离少府独立,称尚书台。皇帝设秘书令,魏文帝时改为中书,尚书职权移至中书,中书省形成。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为决策、立法机构;尚书台负责奉行诏令,为执行行政机构。 晋代,侍中重要,成立以侍中为主管长官的门下省,钳制中书省行使职权。 (二)地方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末形成州、郡、县地方行政制度。魏承汉制。晋设“国”,与州郡县并行。州设刺史,州下设郡,郡长官为太守,郡下设县,县长官为县令。北魏的州郡县各分上中下三等。北齐上中下三等中又各有上中下之别。 乡治废弛。 二、司法机关的扩大演变 (一)中央审判机关廷尉改称大理寺 (二)刑部的前身——三公尚书、都官尚书 (三)地方司法机构的变化 三、诉讼制度的变化 (一)限制诉讼权利 (二)皇帝频繁直接干预和参与司法审判 (三)直诉制的形成:不依诉讼等级直接诉于皇帝或钦差大臣,是诉讼中的特别上诉程序。晋武帝设登闻鼓,悬于朝堂外或都城内,百姓可击鼓鸣冤,有司闻声录状上奏。历代相承。 (四)刑讯用测立法 (五)死刑复核制度形成:死刑决定权只归皇帝。 (六)上诉制度的变化 (七)加强自上而下的司法监督 (八)妇女犯罪行刑上享有特殊规定 四、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监察机关仍为御史台,但已从少府独立,成为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关。长官为御史中丞,中丞以下设名目繁多的御史。魏以后,地方不设监察机关,由中央派御史监察,发展了御史出巡制度。司隶校尉一职至东晋不复存在。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概述 各代立法概况 主要法律内容 司法制度的变化 动乱时世 汉末董卓之乱使汉帝国终于崩溃瓦解,与军阀割据、王室贵族自相杀戮相推引,北方游牧人从高原上横冲直下,同农耕人激烈争夺生存空间。一场长达四百年的战乱由此展开。在战祸不已的漩涡中,在全国范围内,先有魏、蜀、吴三国鼎立,继之而起的西晋统一,命祚短促,随晋亡而来,在北方,先有十六国割据,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政权嬗递,在南方,则有东晋、宋、齐、梁、陈王朝的起伏更迭。 儒的裂变 经学式微 名教危机 玄风蔚然 第一节 概述 除西晋《泰始律》曾一度成为适用于全国的统一法典外,其他各个时期的法律制度仅局限于各个政权狭小的时间与空间范围。 各种政治法律思想比较活跃,立法技术不断提高,法典篇章体例结构日渐成熟完备,法律形式、法律体系及律学理论得到重大发展。 官僚贵族特权法制度发生恶性膨胀。 法律制度出现进一步儒家化趋势。 第二节 各代立法概况 一、三国时期的立法活动 二、两晋南朝的立法活动 三、北朝各代的立法活动 四、法律形式的发展变化 一、三国时期的立法活动 (一)沿用汉律阶段 魏国:曹操:科,独立性的临时法律 蜀国:蜀科、法检、科令、军令 吴国:科条、科令,律令多依汉制 (二)制定新法阶段 魏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29年)编成《新律》十八篇 都总事类,多其篇条。文约而例通。 改《具律》第六为《刑名》第一。 精简“旁章科令”,增加法典篇目。 明令废止旧刑罚体系,确立新五刑制度。 二、两晋南朝的立法活动 (一)《泰始律》的制定 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律》或《泰始律》二十篇,张斐、杜预作注释,与律文同具法律效力,又称“张杜律”。同时颁行《晋令》、《晋故事》,与律令并行。《晋律》为东晋、宋、齐沿用,承用达235年,两晋南北朝时期行世最久。 新增《法例》篇目。 继续精简律令章句,再度扩充法典篇目。 进一步改革刑罚体系。 开创对法律条文进行注解诠释的立法形式。 (二)《泰始律》的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一部曾通行全国的成文法典,是西晋政权沿用150余年的国家基本法典,也对南朝的立法活动及法典内容产生深远影响。 宋沿用晋律,未立新制。 齐《永明律》,沿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增材制造》课件—02增材制造技术的常见工艺方法及其装备.pptx VIP
-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docx VIP
- 《明别集丛刊》第1辑目录.pdf VIP
- 药物的合成反应.ppt VIP
- 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研究.docx VIP
- 2025年税务系统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0).doc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和反思初中物理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pptx VIP
- 室外给排水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不定式、动名词、分词高频考点(解析版)-2025年上海中考英语专项复习.pdf VIP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员岗位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