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告台湾同胞书》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最近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更可见潮流所至,实非任何人所得而阻止。目前祖国安定团结,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在大陆上的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同心协力。我们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台湾各界人士也纷纷抒发怀乡思旧之情,诉述认同回归之愿,提出种种建议,热烈盼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 台湾历史大事记 台湾的美丽风光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异同 (1)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的性质。 (2)不同点: 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1.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统一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 2.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并让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既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也符合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 3.任何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没有任何主权实体的性质。 4.我们坚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针对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的。 [教材P76“学习思考”] 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提示:“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构想,没有先例。它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振兴。 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成功回归? 提示 (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这是香港回归的前提条件。 (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这是成功回归的关键因素。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是香港、澳门得以回归的群众基础。 *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国两制”的理论 1.含义:即在 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1)初步酝酿: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 (2)正式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全面阐述。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摘录)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现在,我愿趁此机会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解读:叶剑英当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上述谈话中提出了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提出国共两党举行对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并提出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可保留军队,其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也不会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当时中国政府已本着务实的态度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已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 (3)定为国策:1984年,该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 迅速发展。 ②“ ”伟大构想的提出。 现代化建设 一国两制 但悲不见九州同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