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膜法依靠附着于固体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附着生长反应器主要的生物膜法生物滤池分为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等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等生物膜法的产生和特点生物膜法的产生年英国人将污水在粗滤料上喷洒进行净化试验作为生物膜法的生物滤池问世世纪年代建造了许多生物膜法系统主要形式是普通生物滤池填料主要是碎石卵石炉渣和焦炭等实心的无机天然滤料有比表面积小和空隙率低等缺点世纪年代受化学工业填料塔启发产生了塔式生物滤池占地面积小通风供氧能力大世纪年代新兴的有机合成材料大量生产由
2. 生物膜法 依靠附着于固体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附着生长反应器 ) 主要的生物膜法: ① 生物滤池:分为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等; ② 生物转盘; ③ 生物接触氧化法; ④ 生物流化床等。 生物膜法的产生和特点⑴生物膜法的产生 ? 1893年英国人将污水在粗滤料上喷洒进行净化试验,作为生物膜法的生物滤池问世。 20世纪20~30年代,建造了许多生物膜法系统,主要形式是普通生物滤池,填料主要是碎石、卵石、炉渣和焦炭等实心的无机天然滤料,有比表面积小和空隙率低等缺点。 20世纪50年代,受化学工业填料塔启发,产生了塔式生物滤池,占地面积小、通风供氧能力大。 ? 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有机合成材料大量生产,由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酰胺等制成的填料,其比表面积和空隙率大大增加,生物膜法获得了新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除了生物滤池外,生物转盘、淹没式生物滤池和生物流化床技术都得到了比较多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大量新型的生物膜反应器。 ⑵ 基本原理 ?借助于挂膜介质,当有机废水流过介质表面时,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 膜的表面溶有较多的溶解氧,形成好氧层,膜的内层溶解氧较少,易形成厌氧层。 整个膜处于增长、脱落和更新的生态系统。 从开始形成到成熟,生物膜要经历潜伏和生长两个阶段,一般的城市污水,在20℃条件下大致需要30d左右的时间。 正常生物膜厚2~3mm。 好氧层的厚度一般为2mm左右,有机物的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内进行。 ⑷ 生物膜的基本流程 ⑸ 生物膜法的特点 ?具有以下特点: 1)附着于固体介质表面上的微生物对水量、水质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2)固体介质有利于微生物形成稳定的生态体系,栖息微生物的种类较多,处理效率高。 3)降解产物污泥量少。 4)管理方便。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缺点:????(1)滤料表面积小,BOD容积负荷小。????(2)附着于固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操作伸缩性差。????(3)靠自然通风供氧,不如活性污泥供氧充足,容易产生厌氧。 ⑹ 生物膜法的形式 ????(1)润湿型 生物滤池、生物滤塔、生物转盘 ????(2)浸没型 接触氧化 ????(3)流动床型 2.1 生物滤池 ?污水长时间喷洒在块状滤料层的表面上,在污水流经的表面上就会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熟后,栖息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流经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⑴ 生物滤池的组成 生物滤池由滤料、池体、池底排水系统、上部布水系统组成。 滤料 滤料是生物滤池的主体,对生物滤池的净化功能有直接影响。 1)对滤料的要求 a、比表面积大; b、孔隙率高、均匀; c、材质轻、强度高; d、物化性质稳定,对微生物增殖无毒害作用; e、价廉、取材方便 2)滤料的填充 一般以块状滤料为多,炉渣、石块、焦炭等,总厚度1.5 ~ 2.0m,分2层。 工作层厚度1.3~1.8m,粒径25~40mm; 承托层0.2m,粒径70~100mm。 池体 生物滤池的池体多为圆形、方形或矩形; 作用:围挡滤料保护布水。 池壁可有孔洞或不带孔洞的两种形式 有孔洞的池壁有利于滤料的内部通风,但在低温季节,易受低温的影响,使净化功能降低; 池壁一般要求高于滤料表面0.5~0.9m。 固定喷嘴式布水系统 ⑵ 生物滤池的类型 普通生物滤池 :水力负荷1-5m3/m2·d;BOD负荷0.15-0.3 kg/m3·d 高负荷生物滤池: 水力负荷10-30m3/m2·d;BOD负荷0.8-1.2kg/m3·d 超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 ⑶ 影响生物滤池功能的主要因素 滤床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 滤料表面积愈大,生物膜的表面积也愈大,生物膜的量就愈多,净化功能就愈强; 孔隙率大,则滤床不易堵塞,通风效果好,可为生物膜的好氧代谢提供足够的氧; 滤床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愈大,扩大了传质的界面,促进了水流的紊动,有利于提高净化功能。 滤床的高度 高度不同,生物膜量、微生物种类、去除有机物的速度等都不同; 滤床的上层,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高,微生物繁殖速度快,生物膜量多且主要以细菌为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速度高;随着滤床深度的增加,废水中的有机物量减少,生物膜量也减少,微生物从低级趋向高级,有机物去除速度降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滤床深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去除速率却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有机负荷与水力负荷 有机负荷-----kgBOD5/m3.d; 水力负荷:① 水力表面负荷----m3/m2.d,或m/d;----滤速;② 水力容积负荷---- m3/m3.d 在有机负荷较高时,生物膜的增长也会较快,可能会引起滤料堵塞,此时就需要调整水力负荷,当水力负荷增加时,可以提高水力冲刷力,维持生物膜的厚度,一般是通过出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