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建康问题.docxVIP

浅谈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建康问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建康问题

浅谈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建康问题   基层信用社主任处于农信系统金字塔的最底层,既是信合系统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落实者,又是各项具体业务的操作者、实践者,其作用非同一般。支配信用社主任行为的是思想,支配其思想的是心理。所以信用社主任的心理活动是否健康,关系到基层信用社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也关系到农信社各项工作的成败得失。研究和探索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促进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开展,顺利实现央行票据兑付,完成信用社改革的宏图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不断变化、日趋激烈的金融竞争,处于工作第一线的信用社主任,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压力过大、不堪负重的症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障碍问题,有的甚至想撂挑子,甩手不干。另外还有少数信用社主任出现了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的“鲁莽症”,工作眼高手低、做事急功近利的“浮躁症”,对同事麻木不仁、对工作冷眼视之的“麻木症”,工作面前束手无策、困难面前畏首畏脑的“恐惧症”等等。因此,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到了非关心不可的地步了。   造成信用社主任心理异常、心理失衡、心理变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地区差别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来自工作责任的压力。在前几十年,上级对信用社主任的管理基本是宽松式的,只要本人不犯错误,很少从工作失误或管理不到位而受到责任追究的。近几年来,尤其是省联社成立以来,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实行了“双向问责”、“上追两级”,甚至“纵横问责”。即使你本人干得再好,作风上再廉洁,工作再吃苦,只要辖内出了问题,照样受到牵连。因管理不到位、失职失责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信用社主任屡屡见诸文件,有的还因此付出了几万元的经济赔偿。因此不少信用社主任发出了“越干越胆小,越干越害怕”的感叹,每天如履薄冰,如走钢丝,唯恐操心不周,出了乱子,受到追究。   二是来自工作任务的压力。近一两年来,围绕票据兑付,信用社的工作当紧的就有十几项:一级法人、五级分类、盘活清收、不良下降、阳光办贷、信用工程、储蓄存款、支持三农、费用率下降、新农村建设等等,而这新工作任务相互牵制、相互渗透,一环掉“链”,环环“落地”。可以说,近两年信用社工作头绪之多、工作任务之重、工作难度之大、时间要求之紧、指标要求之细,是建社几十年来绝无仅有的。上级为了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像拧螺丝一样越柠越紧,越压越重,使信用社主任的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每天生活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之下。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压下级,一层压一层,层层都要压在信用社主任肩上。为此,他们没明没夜,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旦失误,免不了挨上级的责难、领导的板子、同事的白眼、审计部门的追究,往往工作没落下,身体先垮下,有的人甚至逐渐产生了焦虑、恐慌、彷徨、抑郁的精神症状,还有少数人害上了失眠健忘、多疑孤僻的心理疾病。   三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信用社主任不算多大的一个官,但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也算是一个掌握财权的“乡直官”。为官先做人,但人情世故不能不顾,上下关系要协调好,左邻右舍要维护好,兄弟部门要团结好,职工的利益要照顾好。必要时还要考虑民主测评时如何不能打了低分。他们在考虑如何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拿出相当多的精力应付上下左右的关系,保持与上下级的联系,迎来送往,四处结缘,接待农户,左右逢源。尤其是要陪着笑脸,应付那些一帮未走、一帮又来的无穷无尽的检查、督察、抽查、验收,几遭下来,身心疲惫,如病在身。更难以名状的是,自从农信社定位于“地方金融组织”之后,乡镇党委、政府像对待自己的社直部门一样,对信用社主任呼来唤去,随意发落,今天让你考察项目,明天让你支持企业生产,后天又让你放贷支持指定项目,稍有不从,就可能戴上“不支持地方经济”、“不配合党委工作”的大帽子,让你哭笑不得,左右为难。   四是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信用社主任的年龄大部分是三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多病需要照料,孩子上学需要操心。由于信用社主任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上、应酬上,他们很少顾及家庭,一月四十不回家一趟的大有人在。因而父母抱怨他们“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抱怨他们“把家当客栈”,“要社不要家”,孩子有时会拉着腿让他们为自己转一个好学校。即使偶尔忙里偷闲回家一趟,又因为工作累,只想休息,对家庭的繁琐细事无心过问。久而久之,慢待了父母,冷落了妻子,愧对了孩子,家庭关系日渐紧张,夫妻感情出现隔膜。反过来,家庭危机的出现又加剧了信用社主任的心理压力。   信用社主任虽然在农信系统官职最小,但他们是金字塔的底层,是信合大厦的基石,这支队伍的心理健康如何,直接关系到信用社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央行票据能否顺利兑付。对他们,我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