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讲稿——携手共谱新世纪中韩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演讲稿——携手共谱新世纪中韩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尊敬的赵正源校长先生:
尊敬的朴起贤会长女士:
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在来这个礼堂的路上,我问校长,是否在我演讲以后让老师和同学们提些问题。他说,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大家提些问题。我说,那我宁可压缩我的演讲时间,让大家提些问题。
这次为庆祝中国和韩国建交10周年,在两国领导人的倡议下,中韩将开展一系列的“国民交流年”的活动。我这次便是以组委会主席的身份到韩国来进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的。到庆熙大学和各位见面是这系列活动的第一项。走进校门的时候,我看到校园非常美丽。在马路对面有一块标志牌,上面写着“创造文化世界”。听了校长的介绍,我就更加感到庆熙大学是一个充满着文化精神的高等学校,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院校。同时,庆熙大学又是当代中韩友好的先行者。我为有机会到这样一个学校的神圣讲坛上来演讲,有机会和大家见面感到非常的荣幸。
现在中韩关系正处在一个非常热的阶段。我在飞机上看了今天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第一版四条重要新闻中有三条是关于中韩关系的;昨天,朱镕基总理先后会见贵国外交部长、文化部长和参加中韩经济研讨会的贵国代表。这张报纸的版面就生动地反映了当前中韩关系的现状。这说明我们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都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1992年到现在,两国建交不过10年时间,两国关系的发展持续升温。1992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只有50亿美元,去年已经达到350亿。1992年,两国的人员交往一年是20万人次,去年已经达到220万人次。除了中央政府的交往以外,在这10年之间,两国有56对城市结成了友好城市。
现在在中国,韩国流行音乐的组合、韩国的电视剧,还有朴起贤会长前年率团演出的《黄真伊》,中国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对于这样良好、热烈的关系,中国有些人将其称为“韩流”。
两国关系在10年之内取得这样的发展,很多资深外交家认为是国家关系上的一个奇迹。很多国家对中韩关系的发展既惊讶又羡慕。今年2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题目是“中国与韩国的关系繁花似锦”。有的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在短短的10年时间,中国和韩国的关系会发展得如此迅速。我想这大约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以至于我坐飞机从北京到汉城,比在国内的很多航程还要近得多。两国交往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相近,两国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第二个原因,两国的国情虽然不同,但两国的经济是互补型的。两国的经济合作总是互惠双赢。两国的交流与合作造福于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及至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第三个原因,我认为两国关系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既得力于两国领导人大力的倡导和推动。又得到了两国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是说,我们两国的友好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民众基础。
我们两国关系10年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我认为,这10年只是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揭开了序幕。新的世纪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和金大中总统多次会晤,两国领导人达成一个共识:要把我们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到一个全面合作的新阶段。我认为在这个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有两点特别值得重视。
首先,如果说过去的10年当中,我们主要是进行经济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那么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多地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发展文化的交流。只有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都是好的,才能说两国关系是全面发展的。
第二点,要想把我们的关系巩固并长远地发展,必须要把基础打得非常坚实。什么是我们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呢?我认为是民心,是民众的情感。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到两国民众的深刻理解和广泛的支持,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而沟通人们心灵的再也没有比文化艺术更好的东西了。因此,我觉得通过文化艺术的交流,使两国人民充分理解,建立起稳固的友谊,是发展我们两国关系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在此,我还特别想强调青年的作用。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两国友好事业发展的未来。我们希望在新的10年和更长远的发展当中,把青年的交流搞得规模更大一点,交流得更深入一点。青年是世界是未来,是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新的缔造者。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众多的活动当中把到贵校的访问摆在第一位的原因。
我虽然两次访问贵国,但是直接地和青年进行交流,这还是第一次。在来校的路上,我就在想,韩国青年在我脑海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我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1998年那场金融危机的时刻。当时,韩国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在那种国难当头的时候,韩国民众所表现的爱国精神使我深受感动。其中有很多的青年学生,把自己仅有的财富和金银都捐献出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从金融危机时韩国国民的表现当中,我看到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中国人民愿意与这样的国民,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