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相声台词--儿子迷
相声台词--儿子迷甲:咱们祖国是文明古国呀!乙:对!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啦。 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形成了诸子百家,留下了很多的著作。乙:那是咱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一部分。 甲:我记得孟子在上说过这么两句话......乙:你先等会儿。上的话是孟子说的吗?甲:不是孟子说的是谁说的?是你说的。 乙:我可不敢冒名顶替。那是孔子说的:“众弟子,记善言”嘛!甲:对啦!那是孔子说的。乙:哪两句话呢? 甲:“男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两句话您懂吗? 乙:(装作不懂,微笑)嘿嘿!不懂。这两句话怎么讲?甲:就是男人呀三十岁才站立起来哪。乙:啊!三十岁才站起来呀,三十岁以前呢?甲:都趴着哪。乙:软骨病呀!“四十而不惑”呢?甲:到了四十岁都不惹祸啦。乙:四十岁以前还爱打架哪!甲:对啦! 乙:什么对啦!这两句是说有志气的男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自立啦。到了四十岁,就不会给人家轻易迷惑啦!甲:对这两句话我跟您有不同的理解。乙:您是怎么理解的? 甲:“男子三十而立”,就是说男人非要到三十岁才能成家立业哪。说白话儿,就是三十岁才能娶媳妇哪!乙:是呀?这都是谁规定的呀? 甲:二十九岁半他都不娶。媳妇娶早喽怕人笑话,他害臊。乙:这倒是一种好风俗,提倡晚婚嘛! 甲:这是现在的观点。在过去,做父母的抱孙子心切,三四岁就给儿子定下媳妇啦,不到十六岁就娶过来啦!乙:早婚嘛! 甲:街坊邻居要是好心劝一劝呀,老两口儿还有词儿。乙:什么词儿呀?甲:“早栽秧,早打谷。早抱孙子早享福。”乙:还有韵有辙哪! 甲:他们还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早娶儿媳妇早抱孙子,好继续我们门中的后代香烟。”乙:是呀!甲:“要是没孙子,别人骂起来话难听。”乙:骂什么呀? 甲:“骂我们断子绝孙。说我们做了缺德的事啦。老绝户。”乙:骂人的这主儿也够损的。 甲:老两口儿不是想早点儿抱孙子嘛,十八岁就给儿子娶媳妇,他儿子受罪啦!乙:怎么? 甲:高中还没毕业哪,怕同学们笑话他呀!“你看,XXX十八岁就娶媳妇啦,十九岁抱头生。还读什么书呀。”——他脸没处搁呀!乙:这都怪父母的封建脑袋。甲:孩子落生,洗三满月全免啦!不敢办。乙:怕同学们笑话。 甲:孩子长到六七岁不准出大门。要出门他妈带着,他不带。乙:为什么?甲:怕碰见老同学,不好说话。乙:害臊。 甲:孩子他妈有意见呀!天天在家里做菜做饭洗衣裳,屁股后头跟着个孩子,累赘呀!乙:是嘛! 甲:“你倒好,饭吃饱喽一抹嘴,你出去遛弯儿去啦,把孩子交给我,你管都不管,这孩子是我一个人的呀!天天在家里闷着,都给闷得长毛儿啦!”乙:啊?霉啦! 甲:“你出门也带着他见见风呀!这孩子是小子,又不是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都给关傻啦!”“什么!我带他出去,要是碰见老同学我怎么说呀?”“这有什么不好说的呀!他是你儿子,假的吗?”“我才二十来岁,孩子就那么大啦!这,我脸往哪儿搁呀!”“你带不带?今儿你不带他出去,晚上回来我可不开门。”“哎!你这不是成心挤对我吗!这不是要命吗!”乙:至于吗? 甲:没法呀!硬着头皮把孩子带出来啦。一出门就教孩子:“我跟你说,今儿我是头一回带你出来,你可得听话呀!”“唔!爸爸!我听话。”“喂喂喂!你喊我什么?”“爸爸呀!”“那是在家里,出门就不能喊啦!要是碰见爸爸的熟人,你可别喊我爸爸呀,听见了没有?不听话咱们就回去。”小孩从来没出过门,怕不带着他呀!孩子赶紧说:“我记住啦,不喊。” 乙:这孩子还真懂事哪!甲:走了没两条街,就碰见熟人啦:“哟!老同学!老没见啦,在哪儿工作呀?”“嗨!是您哪!一别就五六年啦!我在小学教书,你呢?”说着说着话,那位看见他旁边站着个五六岁的孩子,拉着他衣裳。乙:小孩见了生人都这样。 甲:“这孩子是谁呀?嘿!那对眼睛多像您哪!”乙:巧劲儿。问上啦! 甲:“是你什么人呀?八成是你……”他心里着急啦:嗨!你什么不好问,怎么单问这个呀!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你……”他怕下面问“是你儿子吧?”那就麻烦啦,赶紧说:“他呀,是我兄弟。”乙:好嘛!挤对得他胡说! 甲:“您爸爸还生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孩子呀!老来生子,真福气哪!”乙:还老来生子哪! 甲:俩人都胡说八道。坟地改菜园子,拉平啦!乙:那年头的人,脸皮薄。 甲:那也不见得。有的人脸皮就厚。孩子才落生三天,就要抱出去显摆显摆。怕人家不知道他媳妇给他生了个儿子。乙:为什么那么急呀?甲:他媳妇十年没开怀哪! 乙:那是该显摆显摆。不过三天就往外抱呀,孩子连腰都直不起来,软的呀,怎么抱呀? 甲:他有主意呀!“孩子他妈,把孩子给我,我带他出去遛弯儿。”“啊!才三天的孩子,你抱出去干吗?”“干吗呀!让大家瞧瞧。谁还敢笑咱们祖坟没埋好。”“孩子是软的呀,你怎么抱呀?”“我有办法。”“你有什么法儿呀,别让孩子闪了腰,伤了筋就麻烦啦。”他往床下一指,“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