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PPT精选
主要内容 一、概述 1.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 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 微针(micro-needle)是指直径几十微米、长度100~1000um 的针状结构。由微针组成的微针阵列是一种较新的通过皮肤给药途径,它不仅能够刺穿皮肤上层组织创造出允许药物大分子甚至药物颗粒直接传入皮下的微米尺寸通道,而且由于不触及神经末梢,没有疼痛及破坏性皮肤损伤,因此通过微针皮肤给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商业实用价值。 二、微针的透皮促进机制 三、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四、复合技术 五、结语 *CPU * CPU *CPU * CPU *CPU * CPU *CPU * CPU 缓释、控释制剂具有以下特点: 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缓释、控释制剂并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如剂量很大(>lg)、半衰期很短(<l小时)、半衰期很长(>24小时)、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一般情况下,不适于制成口服缓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不利的方面: 在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如果遇到某种特殊情况(如出现较大副反应),往往不能立刻停止治疗。有些国家增加缓释制剂品种的规格,可缓解这种缺点,如硝苯地平有20、30、40、60mg等规格; 缓释制剂往往是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而设计,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节给药方案; 缓释、控释制剂所涉及的设备和工艺费用较常规制剂贵。 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 微针技术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 学号:104753121090 姓名:井源博 专业:药剂学 概述 微针的透皮促渗机制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 1 2 3 4 5 复合技术 结语 避免因口服给药而产生的肠胃内消化酶对药物的分解、破坏作用和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因静脉注射而引起的痛楚和感染; 通过控制药剂输送的速率, 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加疗效;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胃肠道反应; 随时可中断给药改善患者的顺应性等; 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透皮给药有许多优点: 然而,由于皮肤(特别是角质层)严重阻碍药物的透皮吸收,即便在各种促渗剂的作用下,也仅能使部分小分子药物穿过皮肤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大多数药物,尤其是蛋白类大分子药物,即便是一些剂量低、疗效高的药物,透皮渗透速度也难以满足治疗的需要。因此,皮肤尤其是角质层成为开发透皮给药制剂的重大障碍,相关研究多,但产品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诸多物理透皮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微针阵列技术为经皮给药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缺点: 微针的促渗机制与其他物理促渗方法不同,它无需打乱皮肤角质层脂质的有序排列,而是在角质层上造成事实上的通道, 这种通道是可见的, 垂直于皮肤的。说明微针是利用在皮肤角质层产生的微小孔道来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 图1微针刺入皮肤过程中皮肤的变形和破坏 对微针刺入皮肤数值进行模拟,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形象地揭示了微针刺入皮肤过程中微针与皮肤的相互作用机制。 图1(a)~(d)所示为微针的整个刺入过程。微针顶端半径30μm,长度为720μm,针壁角60°,微针以1.1mm/s的速度刺入皮肤,随着微针向下移动,微针与皮肤接触,当皮肤中与微针针尖接触的单元受力达到所定义的失效准则时,单元失效并被删除,相邻接点被分开,微针即刺破皮肤表面,刺入皮肤。图1(e)~(h)是与图1(a)~(d)所对应的微针刺入皮肤过程中皮肤的变形和破坏。发现当微针向下移动位移(d)为198μm时,微针刺破皮肤表面。图1(e)(d=0μm)表示皮肤变形前状态,此时微针针尖刚要开始接触皮肤表面。图1(f)(d=8.8μm)显示微针与皮肤表面接触后,皮肤开始弯曲变形,此时针尖尚未刺破皮肤表面。图1(g)(d=220μm)和图1(h)(d=352μm)则显示的是微针刺破皮肤表面以后,随着微针继续刺入皮肤,皮肤的变形和破坏。他们进行的数值模拟比较准确地反映微针刺入皮肤过程中皮肤的变形和破坏。 1.微针的长度: 皮肤的角质层厚约10~20μm,是一层死组织,没有血管和神经,却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表皮层位于外皮下约50~100μm处,含有少量活细胞及神经,不含血管;更深处的真皮中含有大量的活细胞、神经及血管。设计的微针长度应能刺入皮肤达到治疗作用又不触及神经组织以避免产生疼痛,所以微针的长度影响药物的经皮吸收。 微针的长度还没有统一标准,文献所报道长度一般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数学(证明二、三)总复习)新版精选.doc
-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方程易错题集精选.doc
- 初三历史《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精选.ppt
-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应用精选.ppt
- 初三数学T13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精选.doc
- 初三数学总复习建议精选.doc
- 初三数学总复习——实数的有关概念精选.ppt
- 初三数学第3讲: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精选.doc
- 初三政治8.12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精选.ppt
- 初三数学月考试卷陶永明精选.doc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完整.docx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山东省滨州地区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标准卷.docx
- 2025年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完整.docx
- 2025年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完整.docx
- 2025年山西省晋中市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一套.docx
- 2025至2030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华为IPD流程管理体系L1-L5最佳实践及落地实施.pptx VIP
- 铁路内燃机车司机高级技师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6届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pptx VIP
- 最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课件.pptx VIP
- 2025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动词过去式不规则变化.doc VIP
-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知识竞赛.docx VIP
- 2024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