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下的砌石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石山下的砌石人      道帏隆巴的石砌技艺      藏族的石砌建筑远可追溯至吐蕃时期的雍布拉康,近可见到高原各地的普通民宅,这些远远近近的碉楼式建筑,演绎着藏民族石砌历史的传承与发展。   石砌建筑,这与多山多石的高原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千百年来,石砌作为专门用石块来进行修垒的建筑方式,在整个藏区既普遍存在而又千姿百态。地处积石山脉脚下道帏隆巴的石砌技艺是其中之一。该地方是一个多山多石农牧相间的沟壑,几乎遍地都是丰富多彩、奇形怪状、硬质极佳的筑用天然石料。这个地区不仅流传着系统的石砌技艺,而且还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石砌习俗和禁忌。   在漫长的岁月中,道帏隆巴的石砌技艺代代相传,基本保持了原始形态特征。近些年来更是随着全藏区寺院、佛塔及民居的大量修建而得以发扬光大。石砌队伍不断涌现,其声名也愈渐远扬四方,邀建者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80 年代以来,该地区的砌石人承建了甘、青、川藏区65% 以上的佛寺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拉卜楞寺大经堂、果洛夏茸嘎布塔、贡唐灵塔、阿坝果茫寺、青海石仓寺、甘南西仓寺及拉仁贡寺等。其工程之细腻,手艺之巧妙,造型之雄伟,建筑之牢固,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与钢筋水泥建筑相比,具有逐年凝固,自然古朴,庄严伟岸,科学环保的优越性。那么,这些普通百姓是怎样把一块块错落无章、奇形怪状的天然石筑成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建筑物的呢?这个答案还要从建筑过程说起。      传统的砌石仪式      石砌作为藏民族的一种原始而古老的建筑方式,有其不成文的组织和规则。石砌队伍由头人、头人助理、砌石工、运石工、和泥工及运泥工等构成。头人负责开工、审查、验收等重要事项。其他人则按分工各司其职。开工前必须按惯例举行一个至关重要的宗教活动,即定认基地。由寺院知名喇嘛或历算高僧对基地风水好坏进行占卜,探看动土是否伤及地下龙神,地上山神;需要做何种法事;选择开工吉日等。寺院根据占卜结果邀请喇嘛及僧人到选定地带进行祭祀和加持。尔后,由头人负责开始丈量测绘,度量以通用的公尺与藏族传统的“东巴”“绰”“脱”“索毛”相结合而计算。   开工当天,由一位属相与地脉相符的人抡起镐头挖掘3 次,以示工程正式开工。各位工匠各就各位,按分工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挖掘地基,其内铺一层石块灌一次泥,一直到地面。与地面同平之后,举行一个隆重的开工宴会,谓之地基之宴。宴会由寺院承办,邀请所有施工者到寺院用餐,并且给头人敬献哈达,赠送砖茶及一二百元钱作为吉兆之物。向一般工人每人送一条哈达、护身结及一二拾元钱。并向周边的孩童们散发糖果,祈愿工程顺利进行。像这样的宴庆,在整个工程中总共要进行5次,分别是砌第一层大石之后的“立石之宴”,完成砌墙第一层墙角之后的“角宴”,完成所有窗之后的“窗宴”,完成边玛墙之后的“边玛之宴”,完成总工程之后的“落成宴”。各个宴会异彩缤纷,给整个工程注入了精神活力,增添了文化氛围。宴会上寺院喇嘛要跳神舞,不仅给每位工匠施赠茶叶等礼物,而且要嘉奖头人,以表示工程吉祥,圆满。      有条不紊的砌石过程      将一块块多切面的天然石垒砌起来,是有很多技巧的。在地基之上,砌石工开始放置内外大石。放置大石时石块之间必须间隔一定的距离,这被称为“眼”。大石外石要求表面光滑漂亮,且大小相当。内石的要求则较为宽松,主要以平稳为主。墙基宽度是随着建筑高度的不同而拟定。立完内外大石后,头人要对每一块立石进行亲自验收。观察其稳定性和表面外观。方法是他将双脚踩在大石两头,用力向前后左右摆动身躯,以身体重量和脚掌触感来感觉所垒之石是否稳固。石块稍有一点晃动,总会在素有经验的头人面前暴露无遗。他不仅会责令其返工,而且以传统方式严斥责任人,这样层层到完工为止。其审工之严,令人难以言表。   内外大石都通过审查之后,大石之间的空腔内放一层腔泥,这种泥须水分较少,土和水呈于半和状态。此泥主要用来粘连地面。此后,填放腔石于其中。腔石比大石较小,起着连接和加固内外大石的作用。腔石间所产生的空隙内填塞疙瘩石作为补充,这种石头比拳头稍大,基本上呈球形,主要用来稳定腔石与大石间的整体结构。   填满疙瘩石之后,再把定泥用力灌入墙腔。定泥有特定的要求,其土中需掺有豆粒大小的砂石,泥浆中水分较多而呈稀溜状。这种泥会充分进入疙瘩石和腔石的各个间隙,使整个墙凝结一团。紧接着在疙瘩石上铺大扁石。这种石头是直径约一米的扁形巨石,主要用来压固疙瘩石,平整砌面。铺大扁石后形成的缝隙,用削石进行撑垫和填补。削石是由岩石击碎而形成,中央厚而边沿薄。   然后进入堵“眼”阶段,采用厚度约一两厘米左右的自然石层层砌堵大石之间的那些空隙。这主要是为了加强大石之间的对称性,使人看起来墙面布局和谐而美观。堵眼之后进行引导石面,这是指砌石工所用石块不统一导致的砌墙高低误差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