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斯卡木村:帕米尔高原上的人文缩影.docVIP

勒斯卡木村:帕米尔高原上的人文缩影.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勒斯卡木村:帕米尔高原上的人文缩影   在帕米高原,对于散布在河谷之间和河漫滩草甸的大多数人来说,勒斯卡木是一遥不可及的丰在隐藏在重重大山之中。这是一个仅有7户人家的小村子,牦牛蹄子下的一条山道是这个小村子与外界唯一的沟通。      关于勒斯卡木村的种种      每次翻过盖加克达坂,用不了走太远,回头一望,在一片相去不远的山景之间,你倾尽体力刚刚翻过来的那个高山峡口转眼就很难再区分出来,这个细节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   中国塔吉克族的总人口近四万,占中国总人口的比率实在太小;勒斯卡木村的总人口不会超过一百人,这是大多数塔吉克人都很陌生的一个世外小村,每每让我想起都会眼底潮热……   勒斯卡木村每年九月才熟的杏子还是那么甜吗?   勒斯卡木的都尔那玛大妈和提加大婶待我亲如老母,每次去,在谁家少住一个晚上,少吃一口饭,也会让老人家不高兴。这些年过去,她们都是70开外的老人了,我惦记着她们的身体是不是很好。而我更多的担心是,几年之后,盖加克达坂我能不能再翻得过去,翻过去能不能再见到两位老人呢?   艾尔肯、鄂郎米克和沙迪尔这些小伙子正值虎狼之年,按辈分算弟弟,按年龄是儿子,在我走后这么多年不成家是不可能的了,他们娶的是谁家的姑娘,现在已经有几个孩子了?   提加大婶的小孙女第一次见我就叫我“汉族爸爸”,这是我一直想把她带出大山的原因。她的名字很好听:姿雅迪曼,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众月之月”。这些年过去,她出落得该是一个“倾山”的大姑娘了,我一直等着她走出大山读书的消息,至今还没等到……      但是,我知道,这个翻译成汉语意思是“温泉”的勒斯卡木村,不仅仅具有怀恋价值,在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那么一片山地,人类追寻生存的努力竟然没有遗漏。   在帕米尔高原东部边缘的无数峡谷之间,找到勒斯卡木这条沟怎么说也不是轻松工夫。锁在重山之间,一根绳似的一条路在裸石和野林之间蜿蜒伸曲,两天或者三天之后才能看到一片山间阔地,这就是勒斯卡木人的家。   可能,正是因为这两天或者三天才能穿得过去的山的阻隔,勒斯卡木保留了人类追寻生存之地所有最初的信息和他们形成的所有有关这个世界最初的见解,再加上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能够让我们今天的人侥幸看到一种隔世的样式,由此,勒斯卡木成为整个人类的经历和寓言。      编年史      说起来,这已是整整10年前的事了。我第一次穿越盖加克峡谷到达勒斯卡木,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提加大婶的男人,没想到第三次再去的时候,这个人就不在了,我非常后悔没能给老人家留一张照片。   记得是在一棵杏树下,村里年事最高的这位长老每天都会在杏树下的一张椅子上坐很久很久,偶尔站起来,手搭作一个棚向远处望。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他第一个看见我渐渐走进了勒斯卡木村。我清楚地记得这位长老与我相见并握手的感觉,没法儿握得紧,他和我的两掌之间被硌着:他的一根手指残颓,仅剩寸半棍头儿的一截儿。   由于塔吉克人口总量少,迫使他们每每都在突破生育的危险临界:三代以外,甚至不出第三代,父系血亲之外就可以通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各种各样的畸形。这是塔吉克人为种群繁衍付出的代价。   这位塔吉克长老让我吃惊的另一个地方是他的叙事方式,凡年代必讲得极清楚,不是阿拉伯数字的简称,而是把标准的公历纪年全读出来:   一千九百二十七年,水大大的嘛,房子没有了嘛。   一千九百四十五年,那个石头山上下来了嘛。   一千九百五十三年,杏子一个娃娃(果实)没有。   一千九百五十七年,雪这个地方(指没过大半腰),羊、牦牛没有了。   一千九百六十八年,塔吉克的吐马克换了解放军的吐马克(帽子)……   最后,他说他“一千九百九十八年乌鲁木齐去”。估计,这是这位长者为自己一生策划的最远的一次远行。   非常遗憾,我最终没有在乌鲁木齐等到这位长老的来访。随着他的去世,10年间我已得到勒斯卡木村其他一些人陆续逝去的消息,每每想象中大山遮蔽的那个小村更有了一种世事沧桑的感觉。   我很后悔没有与这位老人更多的聊天机会,他大半生都在小山村教书,他的存在和他的叙述方式,是勒斯卡木岁月沧桑最重要的纪年方式和佐证。      地理符码      勒斯卡木恐怕是天下最大的村子了:从村子的这一头到那一头,骑一匹快马十天未必跑得完。沿塔什库尔干河谷南北贯穿的中巴公路是两千多年前著名的葱岭古道,?过大路东侧的塔什靡尔干河距勒斯卡木村的山门盖加克达坂就不远了。十年间,我至少不下十次翻越这座达坂,比许多远没有深入塔什库尔干河以远的地道的勒斯卡木土著一生翻越的次数还多。   到达盖加克达坂之前,在距县城大约8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每个高原旅人必看的吉勒尕勒古驿站,距今大约两千年。仅百步之外,帕米尔高原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处旧石器文明遗迹,就在塔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