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围城之举引人困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丽江:围城之举引人困惑   丽江古城自古就没有城墙,传说这是因为当年的统治者木老爷认为自己姓木,修了围墙后就成了个“困”字,木老爷不愿自己被“困”,因此丽江便一直没有围墙。传说自然是传说,然而随着“将在丽江古城入口设点查验、补征古城维护费”“围城”消息的落地,将古城维护费乃至丽江再度推上了风口浪尖。   2001年,丽江开始面向全部游客征收古城维护费。2007年,收费标准从每人次40元调整为每人次80元。从8年前征收之日起,丽江古城维护费一直没有摆脱饱受争议的命运。根据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提供的数据,12年来用于古城保护、管理的投入累计达到近13亿元。但截至2008年底,累计征收数量仅为7亿余元,2008年丽江全年财政收入也不过刚刚突破15亿元,由此可见,收入与支出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不可否认的是,8年来古城维护费为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古维费的征收,在旅游业界内开创了“以城养城”的新模式。   从这几年古维费的征收来看,团队征收从2007年的79.51%下降到了2008年的78.59%。2008年丽江共征收古维费1.8亿元,其中团队代征1.4亿元。宾馆酒店代征2000万元,景区景点补征2000万元左右,稽查队追缴300万元左右。按照游客数量统计,去年应征古维费的游客300万左右,扣除免征对象后大约260万左右,但去年实际征收的游客人数是226万,保守估计有30多万人偷逃了古维费,流失古维费金额3000万元左右。以这个流失数据保守估计,8年来丽江损失的古维费至少近亿元。一位多年在古城开客栈的人说,向游客征收古维费是客栈应尽的义务,但为了这项义务会失去很多顾客。“有时,我们不得不在义务与利益之间权衡。”   从目前来看,“围城”的举措可能会面临着各种矛盾和挑战,是否会给城内居民带来出入的不方便?会不会让开放的丽江古城失去它原本以开放闻名的魅力?是否真的就能控制古维费的流失?是否导致城区内客流量减少进而对经营带来影响?所有这些疑虑围绕在管理者与所有喜爱丽江古城的游客心中,相信也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古城维护费至少应由三方共同承担  王兴斌      近日丽江古城“围城”的决定一出,各地议论纷纷。支持者多为政府人士,反对者多为文化界人士,后者认为“围城”收费与丽江开放、大度、包容、好客的文脉不合,将损坏古城的人文气质与氛围,损害世界文化遗产的品位。而更多的人认为,“古城维护费”从40元/人升至80元/人,现在又“围城”征收,实际上与其他地方的景区门票涨价一样,只不过是换一种更好听的说法而己。   以往丽江的“古城维护费”是通过旅游团队、景区景点(如万古楼、木府等)、社区居委会和酒店宾馆代征。但他们为了招揽更多的客人往往“高抬贵手”,故意不收此费。由于通往古城内外的街巷甚多,加上当地“向导”的“引导”,肯定有不少游客不交古维费。   丽江古城管理当局“围城”一举,也许真的出于无奈。“围城”固然能减少逃票,但仍难以保证百分之百收上古维费。因为丽江古城既是景区,更是社区,里面住着千百户居民、商家和各种单位,他们的“亲戚”、“朋友”、“客户”进出古城如何收此费?可以想见,“围城”之后,当地教你逃票的“向导”会更加大行其道!这我在平遥古城、周庄古镇都见到过。   笔者以为,向游客收取“古城维护费”无可非议,收费方式可多种选择,“围城”并非最佳方式。如将这笔费项分摊到游客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消费中,然后再从这些经营单位的收入中提取“古维费”,这种间接征收方式可能有一定难度,但比“围城”查收要好一些。征收方式的选择是对古城管理者行政智慧的一种者量。   但是,不论如何收取,这笔经费不应该全部由游客买单,如果眼睛只盯在旅游者身上,想方设法从他们身上收取古城维护费,这似乎有失公平。笔者认为,古城维护费至少应由三方共同承担:   首先是地方政府。旅游业是丽江市的主导产业,据说丽江市的财政收入一半以上来自旅游产业,当地财政理应切出相应部分用于古城维护,这是政府的份内职责,政府收入取之于旅游亦应用之于保护。   其次是古城内的各类旅游及相关服务的经营者,包括景点、旅馆、餐馆、商店、演艺娱乐场所等,他们或是本地居民,或是外来的经营商,依托古城资源从事商业经营,按理要有偿使用国有公共资源,应承担部分古城维护费。   第三是旅游者。大量游客的到来,不仅给古城增加了繁重的导行、治安、环卫、防灾等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也加重了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压力。旅游者承担相应的服务费与保护费理所应当。   如何保证“古城维护费”的收支透明与支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这与“古城维护费”如何收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从2001年以来,古城维护支出13亿元”,这13亿是怎么花掉的々谁审计过7谁说得清?   随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