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催化剂-中国聚合物网.PDFVIP

新型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催化剂-中国聚合物网.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催化剂-中国聚合物网

新型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催化剂 刘宾元 ,田春英, 章文军, 王振∗ 河北工业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天津, 300130 二氧化碳(CO2 )和环氧化合物共聚生成高分子量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它以二 氧化碳为共聚单体,既可以有效地利用碳资源,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CO 的排 2 放,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制备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阻气性、 透明性和生物降解性,在一次性包装材料、餐具、保鲜材料、一次性医用材料等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尽管自 1969 年以来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聚合的催 [2] 化剂的催化效率有了很大进展, 但其催化效率远不及烯类单体聚合,催化剂效率 低下是当前二氧化碳高效利用和二氧化碳聚合物工业化的重要瓶颈,因此寻求催 化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采用 3-烯丙基-2,4-戊二酮和 2,6-二异丙基苯胺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 缩合脱水方法,制备了本文所用催化剂酮胺锌化合物的β-二酮单亚胺配体。合成 路线如式1 所示。 OH O OH N OH O PTC, KOH 2, 6-diisopropylan iline allyl brom ide allyl ally l O O Scheme 1. Synthesis of the ligand. 图1 为配体的红外谱图。其中a 为乙酰丙酮的 IR 图,b 为2,6-二异丙基苯 胺的 IR 图,c 为配体的 IR 图。a 中1708 cm-1 -1 和 1727cm 处为羰基的特征吸收,b -1 -1 中3483cm ,3402cm 处为伯胺基的特征吸收双峰,在c 中都已消失;而c 中出现 -1 -1 在1595cm 和1563cm 处分别出现C=C 和C=N 的特征吸收。 图2 为配体的氢核磁谱图。δ7.163-δ7.313 为苯环上氢的位移,δ13.35 处为 ∗ Corresponding author. Tel.: +86-22 E-mail address: byliu@jsmail.hebut.edu.cn 羟基中活泼氢的位移。由IR 和H-NMR 谱图可知烯胺醇式为配体互变异构体中存在 的主要形式。 1.0 a b 0.8 c e 0.6 c n a t t i m s 0.4 n a r T 0.2 0.0 4000 3500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