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绿色乡村信贷与生态保护.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乡村信贷与生态保护      “三江并流”位于中国西南部,这里拥有高山雪峰横亘,汇集了高山峡谷、冰川湖泊、高原湿地、森林草甸、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奇观异景。其自然景色绚丽多彩、奇特壮美,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受到了全世界环保组织的高度关注。      农民生活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三江并行而流在云南境内约一百七十余公里,流经滇西北的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区域内12个县中有8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是云南省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丰富的资源、美丽的风光与当地的贫穷落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粗略统计,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每年大约要烧掉5~10立方米的薪柴。据此推算,滇西北12个县每年薪柴消耗量约达360万立方米。大量的薪柴消耗对当地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推广使用沼气池、太阳能、节柴灶等替代能源,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减少薪柴消耗,是改善这里现实状况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地建造一个沼气池大约需要1500元,安装一个太阳能热水器需要2500元,建造一个节柴灶也需要400元。而大多数农民的年均纯收入仅在1200元左右,农户收入水平低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替代能源在本地的推广利用。   能不能找到一种既保护森林环境、又帮助社区经济发展;既帮助农户尽早使用替代能源,又帮助农户创收的的项目模式呢?      绿色乡村信贷项目      从2004年开始,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实施了绿色乡村信贷项目,以向村民提供小额信贷的方式,在帮助农户尽早使用上替代能源的同时,帮助农户开展创收活动,以减少对森林的砍伐,保护环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绿色乡村信贷项目向农户提供能源与创收贷款。一方面,能源消费贷款帮助农户开展替代能源建设,使农户尽快尽早使用上替代能源;另一方面,创收贷款支持农户的创收活动,用创收收益偿还能源消费与创收贷款。从帮助农户开展创收活动入手,培育农户的创收能力,提高农户使用替代能源的可能性和积极性,以便加快替代能源的推广使用,改善农户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乡村信贷项目已在丽江市玉龙县、迪庆州经开区、德钦县、香格里拉县的纳西族、傈僳族、白族、藏族等民族聚居区的10个村社中实施。项目一期已顺利结束,项目二期正在实施。项目得到了当地县、乡政府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持,项目实施中协助当地村社组织了5个“村能源与创收协会”,参加项目农户达到868户,共发放贷款525多万元人民币,农户已建设投入使用替代能源967余套(台),帮助农户开展了种植、养殖、旅游服务、民族工艺品加工、运输等多种创收活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农户创收、社区经济发展正在显示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个村干部的自述:      丽江老君山处于“三江并流”范围内金沙江流域下游,主要包含了“高原冰蚀湖群”,高山杜鹃林、冰川溶洞地貌、高山草甸牧场和高山丹霞地貌等典型的景观类型。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奇观。它镶嵌在莽莽原始森林的万绿丛中,璀璨夺目。有不少红色岩石表面风化形成龟裂状构造,有名的“千龟山”如千万只小龟又组成一只大龟,排列自然而有序,仿佛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行进。      在“千龟山”下的峡谷中,一条清澈的溪流奔腾不息,沿河散落着一串串翠绿的村落,这就是美丽而贫穷的傈僳族山村黎光村。2005年,大自然协会在这里实施了绿色乡村信贷项目,回顾项目实施几年来的情况,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能源与创收协会理事长蜂金龙感慨万端,他说:“2005年大自然保护协会在我们村实施了绿色乡村信贷项目,并协助成立了黎光村村民的专业经济和环保社团组织――玉龙县黎明乡黎光村能源与创收协会,当年吸收会员43人,接受绿色乡村信贷项目贷款146300元。”   协会成立后,我和协会理事会积极带领会员开展替代能源建设和创收活动,为农户举办了核桃嫁接、养殖、畜病防治、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等培训班,提高了农户的创收能力。我们还在一些民族节日组织开展会员联谊活动,会员以互促互助的形式,相互交流,总结开展创收活动和使用替代能源的经验。由于精心组织,会员支持,我们村的绿色乡村信贷项目进展顺利。   虽然会员居住相当分散,家庭人均收入低,开展替代能源建设受到许多自然条件的制约,但会员热情很高。现共建成节柴灶、节柴火塘、太阳能热水器、沼气+大棚养猪等替代能源110台/套。根据估算和会员反映,以前每户每年烧柴约5000公斤,现每年2000公斤左右就够了。如果每户能少烧3000公斤柴,88户一年就少砍伐264吨木材,相当于27亩森林的木材量。参加项目的农户人均收入增加了约100元,促进了社区发展,2007年项目第一期结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