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弥渡花灯的前世今生
“云南花灯比山茶,弥渡山茶别样红”,这是对弥渡花灯形象而高度的评价。弥渡花灯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基础深厚,继2000年弥渡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之后,弥渡花灯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弥渡花灯走出弥渡,走出云南,引来更为广泛的关注。
元夜燃灯处 张灯踏歌乐
“灯从唐王起,戏从唐朝来”。这是弥渡民间最为流行的传说,现今接灯时仍供奉有“唐朝德道老郎君”牌位,可以为这一说法提供佐证,然而这毕竟只是传说。据明万历《赵州志?民俗》描述:“元宵多于飞来寺烧香,弥渡则聚太平山或铁柱庙或温泉,夜则张灯踏歌为乐”。清乾隆年间弥渡籍著名文人师范的历史名著《滇系?杂载》记叙:“元夕家家燃灯,亦有鱼龙走马及鳌山诸戏……歌舞达旦。”细究渊源流长的弥渡花灯之渊源,唐宋滥觞,明清繁荣,近代渐趋衰微,现当代复兴。
明代以降,北方汉族民间艺术和流传于江南吴歌小曲传入弥渡,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与本地彝族、白族先民的土著文化兼容并蓄,和本土山歌小调、文化语言相融合,形成了多彩的弥渡花灯曲调和花灯歌舞。如《孟姜女寻夫》、《新十杯酒》与上海的《春调》如出一辙,《叠断桥》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相似,《一杯酒》、《虞美人》等曲调则和全国许多地区的曲调大致相同,花灯调《一压三》的曲式结构、调式色彩和白族《一字腔》、《白族调》相同,《十大姐》、《绣罗裙》等曲调则富有弥渡山区浓郁的彝族山歌小调的韵味。
花灯又叫“跳花灯”,是弥渡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每逢大事,每到节日,弥渡人都在唱花灯。上元节时,人们载歌载舞闹元宵,男女手持巾、扇翩跹起舞,踏歌和乐,称为“闹花灯”。演出时,手持折扇和手帕,灵活运用各种步伐、手式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泼的艺术特色。据《云南花灯?弥渡部分》记载,全县有181首花灯曲调,流传时间早、影响面广。“年年有个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看灯有《看灯调》;五月栽秧唱《大舜耕田》,“我五月栽秧水又深,栽秧打失绣花针”;喝酒唱起《一杯酒》,“一杯酒,满满升,妹陪小郎把酒斟,金杯歇在银盘上,郎一杯来妹一杯”。到了近现代,弥渡花灯逐渐由歌舞发展成为一个剧种,有了完整的剧情、丰满的戏剧人物形象,乐、舞、唱、说俱有,俗称“大戏”。
弥渡花灯地域特色鲜明。长期的传承融合,弥渡花灯形成了鲜明的区域性特色:坝区花灯多以歌舞和小调演唱为主,艺人演唱轻快活泼,风趣诙谐,花灯音乐曲调较多,是弥渡花灯音乐历史最为悠久的主干。以密祉花灯为代表的半山区花灯,以演唱歌舞、小戏为主,艺人演唱婉转抒情,优美动听,音乐结构严谨。尤为独特的是,没有师徒传承关系,全靠灯场上口传心授。以牛街乡下村、康郎为中心的彝族地区花灯,以演唱山歌、小调为主,兼容山歌和彝族踏歌音乐元素,演唱高亢悠扬,舞步粗犷有力,节奏感强,保持了原始古朴的风格。
灯火又阑珊,伊人舒新颜
上世纪50年代,袁留安、陆万美、尹钊、杨放、欧小牧等一批花灯艺术界知名艺术家慕名前来,纷沓而至弥渡,收集整理了大批花灯音乐、曲调和演唱资料,并陆续见诸于国家和省级音乐书刊,《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等曲调从此开始走出“世外桃源”,为全国音乐界熟知,结束了“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尹宜公在40年代收集整理的《小河淌水》则由歌唱家黄虹带到了国外,享誉世界。
1956年弥渡县花灯剧团的成立,标志着弥渡花灯开始了新的航程,群文工作者除送戏下乡演出外,搜集、整理、创作、移植和演出了一批优秀剧目,传统花灯剧《大舜耕田》、《赶花轿》、《四块腊肉一只鸡》,现代花灯剧《规划到乡》、《彩虹》、《男子汉》,花灯歌舞《十二月花》、《文化货郎》、《小河淌水》、《十大姐》、《绣荷包》,移植花灯剧《李双双》、《徐九经升官记》、《龙江颂》、《红灯记》,新编历史剧《彝汉情》,古装花灯剧《求名记》等流传至今,广为传唱。1957年,剧团以弥渡花灯歌舞《十二月花》参加云南省文艺代表团赴京演出,青年演员杨庆和、吴丽华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极大地促进了弥渡花灯艺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弥渡花灯迎来了普及提高、创新繁荣的崭新时代。《十大姐》、《绣香袋》、《双采花》、《采茶调》、《拜年调》等一批花灯小调,《凤阳花鼓》、《城门花鼓》等大量花鼓和折子戏,经过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花灯从过去长期停留在民间社火活动的形态逐渐搬上舞台,广场花灯、舞台花灯日渐繁荣。《弥渡县花灯音乐集成》、《云南花灯?弥渡部分》的出版,历届密祉花灯节的隆重举办,命名“花灯文化名村”和“花灯世家”,层出不穷的花灯文艺大奖赛活动,花灯进校园工程如火如荼,现代花灯剧《正月十五闹花灯》和《山村医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x VIP
- 资阳市雁江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3.docx VIP
-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大全.docx VIP
- 关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自我评价五个政治标准自查汇总.docx VIP
- 长沙银行社招笔试真题.pdf
- 2025年深度解析Palantir报告.pptx VIP
- 2025党委党支部班子在“党的自我革命认识增强党性权力规范运行从严监督执纪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新五个方面问题学习教育对照查摆问题清单.pdf VIP
- 技术服务管理制度.docx VIP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docx VIP
- 糖尿病足疑难病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