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土林随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涧土林随记   “‘云中的神,雾中的仙’――用诗人贺敬之这两句诗来形容南涧土林,确实一点也不过份哦。”友人阿良曾十分夸张地这样来鼓动我。   对他的话,我却不以为然。我到过路南石林,大有除却“石林”不是“林”之慨。   但我终究还是去了一回南涧土林。   那纯属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到南涧县出差,公干之余,同行的摄影家阿宽突然提出:“我们到土林去逛一逛,好吗?”对于阿宽来说,所到之处,只要有些奇异风景,他都会舍不得放过。   我不忍扫他的兴,于是我们便驱车向土林进发了。   车子出县城之后,一路颠簸着向东而行,路上时时遇到坑坑洼洼的积水,因为几天前刚下过大雨,爆发过洪水的缘故。到了后来,车子在过了一个小村后就喘息着不能前进了。   我们只好弃车上路,一路泥泞中来到土林所在的地方。蓝天白云下,一柱土林拔地而起,像擎天巨柱,巍巍然让我心头不禁一紧。紧接着,又有一柱又一柱的土柱争先恐后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阿宽兴奋起来,说:“这么多的土林,真值得一游啊!”   我们在土林间游走,看到的土林确乎比我想象的要丰富生动得多。一路行来,有的土柱像一支玉笋,在生长中呈破裂之势;有的土柱像一只大象,正昂首翘鼻遥望南天;有的像一位孤苦无依的老翁,正满怀惆怅心事等待着游子归来;有的像一位昂首望天的诗人,正在苦苦寻觅着摧心夺魄的诗句。还有那些大小不等的土柱,或立或蹲,像迷途狮子狗,像机灵小松鼠,像群仙闹海,像仙女出浴,激发起我们的无穷想象力。更妙的是,一堵壁立的土壁就像一壁造型优美的浮雕墙。雨水之刀,在上面镂下了种种造型优美的浮雕作品。细细看去,有人的身姿,有树的影子,有云的线条,有瀑的飘逸。我从上面看到了一株枝叶繁茂的千年古榕、一道从天飞挂而下的瀑布,阿宽却说他看到了十八罗汉的雄健身姿。“这里应该给它取个名字,叫‘罗汉壁’!”他说。   置身土林,每一个人都会发现自己是天生的艺术家,被土林激发出的想象力,比天上变幻万千的云彩还要丰富,还要生动。   这些奇形怪状的土林,我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或许它们还没有什么名字。在路南石林,每一柱石峰都被骚人墨客命名,而且所命之名都浸透着诗情画意。而这里各具姿态的土林,却像一道道填空题,等待着骚人墨客们填上富有想象力的名字。这之间的反差之大,让不善激动的我,也开始隐隐地不平起来。   路南有石林,闻名遐迩;南涧有土林,却默默无闻。它们之间的差别,可能不在乎一个“石”字和一个“土”字。大概应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话吧?   阿宽攀上爬下忙着照相,我也自顾自地在土林间漫无目的地一路行去,所到之处,森然而立的是一柱又一柱红褐色的土峰。我感到自己渐渐走入了一个庞大的森林。但路上行人稀少,我怀疑整个土林间只有阿宽和我。   走着走着,我渐渐辨不清南北东西。正自担心迷路之间,忽听一声长啸。原来是阿宽已先我到达一个高坡之顶。我加快脚步,赶了上去。到得坡顶,只见眼前一片开朗,居然见到了绿荫。正俯首回望来时游丝般萦回于土林间的游路,阿宽又是一声大叫,把我的注意引向了东面山地:“看,那些大大小小的裂沟!”   像一只巨大无比的乌龟匍匐在我们脚下,横七竖八的沟纹裂痕铺展在眼前。这是长时间雨水冲刷过后留下的痕迹,有的沟痕已深深地陷落了下去,使沟道之间长着蒙茸荒草的地带变成了一个个孤岛、一条条长带,有的土柱已开始倔强地露出头来。我猜想这里原来一定是一个植被茂密的山野,但随着森林的破坏,积年累月的山洪暴发,给这片开阔地留下了这大大小小形如龟纹的裂痕和深沟。我心头一懔:若干年后,这些土沟如果越冲越深,新的土林群还会诞生。这里土林的规模也许将要大大超过路南石林。   对于居住在这里的彝族群众来说,这究竟是福还是祸?   刚才在土林间漫游时引发出的浪漫情怀,此时开始像阳光下的晨雾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建议阿宽把那些大大小小的裂沟拍摄下来,照片题目叫做《百孔千疮》,投给自然环保杂志。阿宽拿着手中的相机,“咔嚓――咔嚓”照了两张,但显然没有刚才在土林间的那份热情。我不知道他是否听懂了我的意思。作为一个摄影家,他一定感到这些大大小小的裂纹缺乏赏心悦目的美感。   归来的途中,在一柱高大挺拔的土峰下,阿宽又忙活开来,他发现土峰上长着一株枝叶葳蕤的小树,土峰的周围还挂满了仙人掌。“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还能够扎下根来,并且还开着白色的小花呢――你看到了吗?”阿宽一面说,一面拿起相机对着那土峰上的植物不停地拍照。   我的心却不由得凄凉起来。我想起了不久前曾在一个彝族山乡看到的一株在乱石滩上仅存的孤树,它那孤苦无依的样子,此时又浮现在我眼前。   这是美的悲剧。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山洪暴发和泥土流失,产生了这无以计数拔地而起的土峰、土林;   这是悲剧的美。一柱柱土峰、土林,是在牺牲了大量动植物赖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