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泡在酒香里的苗家“好庆节”
在黔东南清水江上游的支流交密河边,在雷公山北麓的苗岭腹地,坐落着一个古老的苗族村寨――交包。每年农历七月八日,那里出嫁的姑娘都要千里迢迢赶回交包娘家,过一个传承久远的古老节日“好庆节”;那里的苗家男女都会在“好庆节”里身穿盛装纵情饮酒、踩芦笙、唱飞歌……
拦路酒:拉开节日的序幕
交包寨静静地依偎在雷公山厚实的怀抱里,那条通往外界的土黄色乡村公路仅通到连接寨子的凉桥前为止。
寨子里静静的,听得见那条穿桥绕村而过的小河在歌唱,看得见山风摇着古树在嬉戏。层层叠叠的木楼青瓦民居,疏密相间,古朴纯厚,就似一曲用木叶奏出的形象苗歌。碧绿千陌之中,苗女头插鲜花肩挑竹筐游走在田间地头,就像明艳跳跃的音符……
凉桥上的村童喳闹着飞奔而去,引来了村支书黄时斌,他武断地把我们挡在桥头。他已命寨里的漂亮姑娘赶紧盛装打扮,携芦笙提米酒赶往桥头设“拦门酒”。按苗家礼节,凡属贵宾进寨,必先经过寨口的翠竹枝搭成的门,连喝三杯牛角酒方允进寨。
一时间鞭炮爆响,芦笙呜呜,佩铃叮当,苗家姑娘笑靥如花,热情地捧上了牛角酒,我们依次畅饮三杯,连呼痛快过瘾。
往支书家途中,我们发现寨子里的节日气氛并不浓厚,除三五村童推着木轮土滑板车呼啸来去以外,村民衣着平淡,更无张灯结彩,支书卖关子说明天就知道了。一路上,老乡们亲如一家的问候和笑脸令我如饮琼浆玉液,如闻天籁,说不出的满心欢喜。
等待酒肉上桌之际,支书讲起了“好庆节”的来历。
据苗族历史及古歌记载,很久以前,方圆一二百里之内的台江、剑河、雷山等地的苗同胞,均为“云”、“希”同族血缘关系,不能开亲。男婚女嫁要择几百里以外的宗支结合。由于这些严格的族规制约,许多苗族青年男女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婚姻。远古时交包曾有阿里与波茶两姊妹,远嫁到榕江县境的“香都白登”。正如古歌唱道:香都地方甚遥远,炎炎赤日七天路;包来色肉发酸臭,路远难找人陪送;冬天踩冰冒雪来,山径露水两人踏,溪河水涨过不去,酷日暴晒不想行;双双返回娘家里,请求父母开恩,休掉“香都”这门亲……
一个秋季的卯节,阿里与波茶的父母约她们回家过节。然而因山高路远林密人稀,毒蛇猛兽出没,她们直到卯日后的第七天才赶到久别的故里,父母兄弟都为她们的艰辛叹息,于是寨里的老人决定为这两个远嫁的姊妹的到来重新在“戌日”这天补过“卯”节,并按风俗邀约周边村寨的男女聚会,踩芦笙,跳木鼓。并让这些男女自由谈情说爱,自由择偶,族内通婚。由此以后,便相袭形成了固定的节日和婚姻习俗。
飘着酸香的苗家菜上桌了,打断了支书的故事。酸汤鱼、酸菜汤、辣鸡块、鸡稀饭,逗得我们口水长流。“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苗家人饮食嗜酸,也让我们胃口大开。
村长双手各执一碗酒,用悠悠的苗语唱起酒歌:罐子里面没有酒,桌子上面没有肉,平淡一点没关系,请你客人莫见怪,热闹之后再分手。
我们仰头喝掉了村长左手的酒,村长也仰头喝掉了自己右手的酒。紧接着,一群漂亮的苗家小妹也纷纷起身唱起苗歌,口称叔叔,双手执碗递到嘴下,我们又痛快地咕咚喝下,心扉顿然大开。我们不能拒绝喝酒,也根本不想拒绝喝酒。歌一曲曲唱下去,酒一壶壶提上来,我们和苗家汉子妹子喝了一轮轮,喝得通体透明,一眼就得看穿彼此的情意和快乐。我们忽然发现,浸泡在米酒里和苗歌里的快乐是如此纯净和轻盈,每人都像是长上一双透明的翅膀。
那晚,我们将自己整个浸泡在清澈的小河里,仰望满天星斗,或默不做声,或叹息一声接一声。
踩芦笙:吹响了心灵的倾述
猪临刑前的惊叫划破了交包清晨的静谧,紧接着,寨子里相继响起嘹亮的猪嚎声。苗家开始杀猪宰羊准备盛宴远方亲朋。
按苗家规矩,好庆节期间有条件的人家杀猪宰羊,无条件的人家也要杀鸡宰鹅,酒肉款待亲朋七天。亲朋欢聚,家长里短,互道分别以来的岁月,感叹世事沧桑。
出乎我们意料,直到中午寨小学的操场上仍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原来,寨子里的人们清早起来,就赶到几里外的山上割牛草猪草,或到山上侍弄庄稼田地,在中午时分才回家弄早饭。等把猪喂饱,把鸡鸭鹅赶出圈,已是下午两点多了。加上外地亲戚翻山越岭抄小路赶到,再早也是下午了。
下午三点刚过,芦笙响了起来,就像总攻的信号弹升空,各种卖冰棒、水果、衣服、银饰、米粉的小摊如雨后春笋纷纷冒了出来,寨子里顿时热闹起来。蛛网般的村寨小道上,传来一阵阵哗啦啦、叮零零的银饰撞击声,这是盛装的苗女们迈出木楼如涓涓的溪流向操场汇集。
瞬间,操场汇集了八方的人流,变成了五彩的河流、银饰的海洋。苗女们各色的盛装上重叠绣满了各种花鸟虫鱼几何图案争奇斗艳,头上缀满银角、颈扇、银簪、耳环琳琅满目。她们颈上挂着银项圈,胸前吊着大银锁,后背缝着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