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县话隆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年一县话隆德   隆德县位于宁夏最南端,六盘山西麓。县城北连宁夏固原,西北临宁夏西吉,西接甘肃静宁,西南及南部毗连甘肃庄浪,东南与东部交界宁夏泾源,关山险居,水道西行,占形胜要地,控交通要道,自古被誉为“关陇锁钥”,为兵家必争之地。      屈指算来,隆德置城建制已逾千年。   据《宋史》记载,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七月,泾源路都钤辖曹玮从拱卫六盘,扼守秦陇,抗击西夏的战略需要出发,上书朝廷,请求在六盘山西麓选址修筑笼竿城,招募兵士给田屯守,并日:“异时秦、渭有警,此必争之地也。”真宗许之,笼竿城遂筑成,此即为后来隆德县城面世的缘起。   其实,隆德县的历史远早于笼竿城。早在新石器时代,隆德境内即有先民繁衍生息于此。县内的沙塘、神林、凤岭等地,现均已发现了大量古人类活动的遗迹,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而据上世纪80年代北大考古系对境内沙塘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尤其是对出土动物骨骼检选鉴定,马、牛、羊、猪、狗、鹿等完整动物个体均已出现,且有大量腐烂谷物出现,表明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始农牧业在此地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到了商末周初,隆德地属荒服,以西戎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已占地广牧,畜牧业与农业更是有了较大发展。   春秋中期,秦国力量逐渐强大,秦穆公攻灭了12个西戎部落,遂称霸整个西戎地区。后秦昭王又灭义渠戎(今甘肃庆阳、平凉一带),隆德正式并入秦国版图,隶属北地郡管辖。西汉、东汉时期,隆德随着安定郡的设置,又成为汉安定郡治下的一块重要属地。三国两晋时期,隆德仍为魏国及晋朝安定郡所辖。南北朝时期,六盘山地区为北魏占据,隆德隶属为北魏秦州之地。到了隋唐时期,隆德又改隶为平凉郡。唐朝建立后,因隆德地处六盘山下,水草丰美,牛马众多,宜农宜牧,为天然牧场,故为原州监牧地,成为当时唐王朝在北方重要的牧马业基地之一。      但是,真正让隆德初成行政建置、名现华夏史册的,还是北宋时期。   宋初,赵宋王朝即在六盘山下筑置笼竿城,后以笼竿城建德顺军,属渭州,隶秦凤路,领辖陇干县、水洛城、静边寨、隆德寨、得胜寨、通边寨、治平寨、怀远寨等一县一城六军寨,其中陇干县附设于德顺军即原笼竿城内。在当时宋夏对峙的战略态势下,德顺军的设立,使其一跃成为宋朝在六盘山地区一处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正因为这样,宋夏在这一地区争斗不休,战事频仍。仁宗宝元二年(1039)十月,西夏兵进入德顺军境,被宋军击败于黑松林,西夏兵损失惨重。仁宗庆历元年(1041)二月,西夏军队经充分准备,沿天都山南下,在德顺军境内好水川口设伏诱敌。宋大将任福率3万余人挥师逐敌,翻越六盘山西入德顺军境,由于轻敌,任福大军陷入重围,任福及麾下将佐几十人战死,士卒阵亡1万余人,即历史上著名的“宋夏好水川之战”。   南宋时期,宋军又与金兵在六盘山地区展开了争夺战,德顺军时而为金人占领,时而为宋军收复,数易其主。宋将刘琦、吴?d、吴?U曾在隆德这块土地上英勇奋战,屡建功勋,但终因宋室腐朽,德顺军后为金人所取。考虑到德顺军的重要战略地位,金升德顺军为德顺州,后又升为陇安郡,辖陇干县、水洛县、威戎县、隆德县、通边县、治平县六县,辖得胜寨、宁安寨、静边寨、怀远寨四寨及中安堡一堡。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随着德顺军升州,隆德寨也升为县,正式分治立政,隆德县城设在羊牧隆城(即今宁夏西吉县火家集),与德顺州城即今天的隆德县城相距约30公里。   元朝大德八年(1304),元廷并陇干县入德顺州,不久又裁省德顺州设静宁州。因“原有城廓可居,事甚便宜”,便将隆德县治从羊牧隆城迁入原德顺州治所笼竿城,原德顺州所辖地也改由隆德县领属。   明清时期,隆德县隶属陕西平凉府,县城也几经修建。明洪武二年(1369),朝廷重修隆德县城。明成化十九年(1481),又“削南城三里三分”,重筑城墙。明崇祯八年(1634),因李自成数次破城,原城不堪守卫,又“再削西北三里许”。清朝初期,知县常星景于顺治十七年(1660)重修隆德县城,东门为“六盘耸翠”,南门为“美高屏峙”,北门为“象凤环襟”。同治年间,县城又经不断修葺,至光绪二十年基本完备。   民国时期,隆德县属中华民国陇东道、泾原道,不久又隶属甘肃省第二行政区。民国九年(1920)冬,隆德县城突遭大地震(海原大地震),城垣及门楼尽皆坍塌,死人数千。民国十六年(1927),知县蔡则沈等又集资补修。民国十八年(1929),知县桑丹桂继续修补完毕,立四门,东门为“拥翠”,西门为“登丰”,南门为“挹青”,北门为“迎恩”,城墙高12米,护城壕宽5米,引县南县东清凉、清水河水入壕,隆德县城又成为六盘古道上的一处形胜要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隆德县隶属甘肃省平凉专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隆德县又并入民族自治地区,属宁夏固原地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