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   编者按: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它的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组成的。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深植着根系。民间文化是精英文化的背景、前提和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和血脉。它始终紧贴着大地自由飞翔,带着泥草的芳香,负载着灵魂的重量和祈望,记录、创造、传承着民族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历程和轨迹,如何在社会转型播散着强大冲击波的今天,把“根”留住,这是需要每个有良知的国人思考的问题。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物质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及其他文化艺术。是依附个人存在的、身口相传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中国是世界上无形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56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同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保存并展现着无数各具特色的文化图卷。根植于广袤田野中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各民族精神、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从文化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民族的个性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也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它们既珍贵而又脆弱。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为西方人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无数的人在颤动中寻觅、探索中迷茫,书中展示的那个神秘而温情、遥远而又清晰的纳西王国,那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人类家园早已随风飘散,无处追寻,只留下梦幻般的传说让后人怀想凭吊。其实小说正是通过对消失的人类精神家园的怀念和祭奠,带着读者去思考现代文明主流文化的霸权暴力对大地及其价值的损毁。民族民间文化因其非主流性、独特性、差异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私相授受、自生自灭的状态,从未取得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我们曾经拥有什么?过去的诸多世纪里,在主流知识话语之外,那些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是怎样生活怎样思想的?   挽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就是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尊严,保护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价值和个性尊严。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保护好自己文化的多元性,就是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全球化运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文化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更激发了各民族、地域、群体直到个体保护保持自己的个性与传统的愿望。今天,随着人类对民族民间文化认识的日益深化,随着政府管理保护措施的力度加大和民众自觉维护意识的增强,民族民间文化正愈益显示出勃勃生气和迷人的现代魅力。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01年5月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第一批19个代表作名单之中,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2003年11月我国的古琴艺术又名列第二批28个代表作名单之中;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代表作”,一个国家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评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其二为需要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       昆 曲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因为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其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昆曲演员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兼备。      古琴   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关于它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之说。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古琴音色纯净、幽雅,有三种音:散音、泛音、走手音。散音如钟鼓之声,古朴、稳重、深远;泛音像珍珠一样明亮,古琴拥有91个泛音,是世界上任何一种乐器无法相比和不能达到的;走手音,更是古琴艺术之一绝,如人声在低声细语,音韵特别悠长、深厚,感人肺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