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 一朵五彩斑斓的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月里 一朵五彩斑斓的云   一      三月,遍地芳菲的季节;三月,百鸟啁啾、生机盎然的季节;三月,步履轻快、容光焕发的季节;三月,浪漫的季节,春情荡漾,柔情万缕。   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大理的三月街,不仅是一个商贾云集的物资交流盛会,也不仅是赛马、对歌的文化盛会。事实上,三月街,已成为了大理的一个文化品牌。   天人合一、和谐家园。历史渊源久远,公众参与广泛,民族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的大理三月街,荣膺首届“节庆中华最佳文化传承奖”,并入选“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大理三月街,是一个兼容并蓄的节庆活动,它不仅是大理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   2008年4月20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一场气势恢弘的文艺表演在大理三月街赛马场举行,在掀开了三月街序幕的同时,也将这个大理人民的狂欢节推向了高潮。   清晨6点30分,在离赛马场不远的214国道上,一名警察将我的车拦下。他对我说,把你的同行带到开幕式演出现场。那是两名浙江人,他们问我,三月街是不是大理白族的春节啊?我不置可否:比春节热闹多了。过年哪有这么盛大的场面。   三月街赛马场,在绿意葱茏之间,巨大的红色氢气球在蓝天下分外醒目。白云如轻絮,如丝如缕。朝阳尚未升起,但看台上早已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这些男女老少来自全国各地,操着南腔北调。还有来自大理四乡八寨的乡亲们,三月街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事。倘若没有到三月街逛逛,就会觉得一年里都会有缺憾。今天,他们穿上了最美丽的节日盛装来观看文艺表演和赛马。白族话里说,做人一世就像赶一次街。赶三月街,这是一年中必须要做的事。   三月街不仅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民间集会,近年来,政府也将之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和对外交流的重要活动,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今年的三月街,大理州、市的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刘明、何金平等各级领导亲临开幕式致辞。各级各部门为保障三月街盛会的正常举办倾注了力量。文化部门、文学艺术界不必说了,公安、工商、税务以及各级相关部门也积极参与,将“三月街民族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今年的文艺表演,将主题定为“和谐家园”,以取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之意,大理是最适宜于人居的地方。大理气候温润、水绿山青、风光秀美,是一个理想的诗意栖居地。因此,无论从政治大背景还是结合大理的特点,“和谐家园”定位都是极为准确的。这次文艺表演共分序篇《龙腾大地》、上篇《金花故乡》、下篇《玉洱银苍》、尾声《三月彩云》等四个部分。用大型广场演出的形式,表现了大理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回溯过去,展望未来。      二      当大理州委书记刘明宣布三月街开幕式文艺表演开始后,礼花飞舞、鸽群竞飞。在蓝天白云下,在苍山洱海畔,50支过山号、85面大型八角鼓队奏响了欢乐喜庆的乐曲。300人的小八角鼓队冲向赛场中心,气势如虹。过山号吹起来,八角鼓敲起来,一片喜气洋溢的景象。在欢快的鼓点声中,数百名身着红色演出服装的男子踏着剽悍雄强的舞步,挥动着强劲有力的臂膀,展示着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旷世豪情。他们的舞步,跳动着高原的伟岸,他们的鼓点,敲击着大理的秀美。火一般的着装、火一般的阵容、火一般的鼓点、火一般的舞步,昭示着大理的社会经济建设如火如荼。欢快有力的八角鼓舞舞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   八角鼓,又称单鼓。是白族、满族、汉族常用的击膜鸣乐器,因鼓身呈八角形而得名。流行于云南省大理、剑川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记得一首满族民歌是这样唱的:“八角鼓,响叮当,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爱根在正黄。黄盔黄甲黄战袍,黄鞍黄马黄铃铛……”   这是一首名叫《接爱根》的满族情歌,它描写清代满族八旗子弟保卫祖国疆土英勇打败罗刹(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凯旋而归时所唱的歌曲,而大理白族用的八角鼓,又称金钱鼓,有八角和六角形两种。演奏时,左手举鼓,右手掌击,用于歌舞伴奏。在白族传统的乐器中,三弦、八角鼓、霸王鞭是独有的特色。不过三弦一般用于弹唱,而八角鼓和霸王鞭则是以伴舞为主。近年来的文艺演出中,一般男性乐舞以八角鼓为主,而女性舞蹈则以打霸王鞭为主。八角鼓和霸王鞭配合节奏欢快的舞姿,形成了大理白族特有的舞蹈样式。不过我也见过男性长者舞的霸王鞭,舞得沧桑高古、凝重有力,与现在流行的霸王鞭感觉完全不同。   正当观众如痴如醉在八角鼓舞浑厚雄壮的阵容时,10支“绕三灵”的队伍迈着悠闲的步子穿梭于八角鼓舞中。此时,白族调子唱起来,舞者穿着白族盛装、轻舞杨柳枝。“绕三灵”,白语音译“观上览”,“观”即“闲逛”的意思。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是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