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改进读《文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的改进读《文心》   生活体验之书      我一直揣想,在内忧外患频仍的192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教育家如何自处?他们又如何传递学问的光与热?要怎样才能在艰困的年代里活得稍微自在一点?要怎样才能在现实的磨练中不放弃理想?盛夏之中重读《文心》,对于这些问题似乎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文心》里提供了教与学的绝佳示范,经过七十多年仍不显得落伍,可见作者是真正理解人性的深邃,以及生活的真貌。   白话文运动以来,文学革命其实也是一种精神革命。当时大多数人都相信,唯有脱去陈腐,才能看见新生的契机。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狂人日记》,批判旧文化,直斥吃人的礼教,针砭国民性毫不留情。结尾呼喊着“救救孩子”,更是让人痛彻心扉。虽然他并未明说孩子要如何救起,但从教育着手总是不会错。在我的生活场景中,教育改革的口号从来没有停止过,考试与升学制度总被视为罪魁祸首,教改人士必欲除之而后快。而我以为考试本身并无罪恶,眼前罪恶其实来自于对功成名就的过度想象。制度的变革固然重要,却往往不是最根本的。最好的教育必须摆脱功利,从而发现生活的美,让孩子具备实践理想的能力。   我很向往白马湖作家群的生活,希望能像他们那样认真地生活、读书、教学,平等而有尊严地维持人与人的关系。1922至1924年间,夏?D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匡互生、叶圣陶等人陆续来到浙江上虞白马湖畔,任教于春晖中学。这是以大学的师资在办中学教育,他们尽心教学之余,还创办了《春晖》半月刊,发表了许多现代文学作品。后来因为与校长理念不合,纷纷出走,到上海创办立达中学(后来改为立达学园),用更开放的胸襟来办学。他们既是文学家,也是教育家。他们不仅在“救救孩子”,更是在帮新中国的孩子想象未来,用爱的教育改造国民性、改变社会。夏?D尊是这个社群中的核心人物,杨牧说他的散文“清澈通明,朴实无华,不做作矫揉,也不讳言伤感”,他以真性情与人交接,使白马湖作家凝聚起共同的艺术追求与教育关怀。   从《文心》的叙述里,我们不难看出此中有挚爱,所以不忍看着世界倾颓。      成长与意义之书      夏?D尊与叶圣陶合写《文心》,以简单的故事结构带出教育的重点,“最终的目的还在于整个生活的改进”,上世纪30年代初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193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此后不断再版,评价极高。书中具体呈现了时代氛围,举凡经济的衰退、日本的侵略,皆有所触及。藉着主角人物乐华、大文、志青、慧修这群初中生的眼睛,看见了国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导他们的王先生,教书也教人,或许正是一个教师典范的投射,呼应了夏?D尊对人格教育的重视。   王先生的敦厚宽和,年轻学子的血气方刚、情窦初开,在书中都有具体的刻划,翔实地记下那个年代的心灵轨迹。整个故事的发展,顺随着时间顺序推进,写出了初中三年的成长与变化。这些青春少男少女,或交相诘问意义,或共同探索答案,让成长主题在他们身上充分呈现。于是我们知道《文心》所要寄托的重要概念,就是在读跟写之中找到意义。人格教育的实践,除了身教以外,还要借重知识体系的传授,语文学科最能担此重任。而阅读与写作,正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夏、叶二人合力书写,念兹在兹的不就是提升下一代的语文力。   身为白话文运动的实践者,夏、叶两位先生不薄今人爱古人,书中的持平之论如今看来更是气度恢弘。文言与白话、古典与现代、文法与修辞、各体文学之介绍,在他们笔下皆有公正客观的定位,这本书不以工具性为依归,而以创造力的激荡、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作为叙述的主轴。当然,工具层次的运用,也要有适度的训练才行。所以特别以“文章病院”为读者解惑,针砭各种应用语文的毛病。作为写作诊疗,对当下的学子而言,还是相当具有实效的。   更重要的是,语文的学习,同时也应该是意义的学习、人文关怀的学习。我在《文心》里一再发现作者的洞见及远见,特别是在语文教材的取择上,书中强调应以文学为主,唯有如此,文学学科才有独立的生命,而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发展到那时,时日尚属短浅,要编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范文”读本,相当不容易。于是两位先生从1935至1938年陆续编写《国文百八课》,由开明书店出版。这个计划原先预计出版6册,每册18课,共108课。最后两册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实在可惜。《国文百八课》事实上只有72课,但是早先出版时即使用“百八课”一词,至今还是沿用原名。《国文百八课》大体上服膺了《文心》中的语文教育观点,这4册72课的选文144篇,其中白话86篇,文言58篇。这也印证了:文学革命必须透过教育,才能获得彻底的成功。   我一直记得,14岁时读的国文教科书,其中有一课《触发》,就是《文心》的选段。乐华的父亲为了生计远走他乡,奔波劳动之际不忘写信。《触发》就是乐华父亲从远方寄来的信,其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