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留人的民居建筑
永胜他留人,其先民是施蛮之一的游牧部落。元朝末年,世守高斌祥建小吉都兵寨时,以千户的形式组建的一支常备武装,称“他鲁苏”(与先已定居相对应)。他鲁苏是一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土练。元末明初曾随征红巾军,参与构筑北胜州土城和澜沧卫城的浩大工程,从那时起就开始接受和使用汉文化。明万历年间,世守高承祖将其移驻茶马古道之关津要塞营盘“屯民实边”,继而扩建城堡,这就是他留人及其开基先祖360户伍的来历。
他留人入主他留山之前的民居情况,《乾隆永北府志》上说“多用板屋”,就是用栗划柴搭成的黄板房。民间流传的“棚子”(他留语“阿各”),可能就是用栗划柴搭的黄板房,称为“棚子”,是他留人原始的居室。随后进入土木结构的茅草房阶段,至迟在清朝初年就住上了瓦屋面房。
他留人接受汉文化较早,民居建筑跟当地汉民大同小异。我们所能寻觅到的民居建筑踪迹是古城堡、大德寺和现存民居三个部分。
古城堡在十九世纪中叶毁于战火,现仅能从遗址上勾勒其轮廓。从遗址上的民居院落痕迹来看,属土木结构的汉式建筑。土墙瓦屋面,一家一户的简单四合院(又称三坊一照壁),每院占地面积约二三百平方米,分为正房三间,石脚偏高;两侧为对面厢房,一式三间;中间是天井,又叫院坝;正房对面是照壁。有的是对面房,一式三间。正房侧一幢的正中为大门间。正房与厢房拐角处为后门,后门外是菜园、碓房和厕所。十户或十五户左右为一群落,形成一个土围子,古城堡即由若干个土围子组成的城堡。属于有军事性质的土练村落。古城堡规划设计布局比较严谨合理,土围子之间都铺有石阶路面,一般都为五尺道,四通八达,便于人们出行、活动,消息传送,做到一有军事行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令行禁止,止之即散。山上设有哨岗和烽火台,一有情况,升烟为号,一见烽烟,土练们就依令而行,处变不惊,井然有序,忙而不乱。说明他留人是训练有素的土练。
民居是古城堡毁于战火后,逃散在古城附近落脚的他留人逐渐建起的村寨。有代表性的是一些能体现其风格的仿古建筑。在他留山乡现能找到尚存的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至民国七年(1918年)半个世纪间的仿古建筑共有十一所,其中有六所已经改造,面目大变,仅有部分痕迹,尚有五所保存较完好,可供世人观赏考究。这十一所仿古建筑中,最早的两所在双河二村,也是他留人离开古城后最早的民居建筑,现保存尚好。
最早的一所是现在的房东陈学开家的祖屋,建于同治三年(1864年),即古城堡被毁后的第三年即已建起。东西向,南厢房为厨房和储藏室,后门外是碓房和菜园,北厢房东一间为大门间,有两间是青春棚,正房对面一排畜厩房。正房山墙须弥座正面镌刻的是鹦鹉学舌,两侧为兔子衔灵芝图案。
其次,是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比陈氏祖屋晚建九年的蓝氏祖屋。蓝氏祖屋是历经130余年来保存最完整的标准的四合院。此院四面皆为一式三间的两层楼房,每幢房长三丈六尺,平均每间一丈二尺,进深一丈八尺,其中每幢正中一间留出坎沿,空间一丈一尺,房子内空为八尺,两侧以京柱隔成二间,院坝为长宽都是三丈六尺的正方形天井,用方石板铺成。四幢房子的外拐角处各有两间平房,分别用作厨房、客房、厩房、储藏室。这个四合院除大天井外,四角的平房处各有一个小天井,故称四合五天井,以一层计算,就有二十间。从大天井到小天井,各有一道小门。此四合院大门向南开,南面一幢中间为大门过道。正房板壁雕刻的图案有童子献寿桃、乌鸦戏青蛙、马鹿摇金铃、玉兔衔灵芝、喜鹊采梅花、金鱼做游戏,每种图案有两幅,是左右对应的。技艺精湛、活灵活现。正房堂屋门上方刻的是双鹿朝阳,珠嘴雕刻为鹰(有人认为是凤凰)。两侧山墙基座须弥座石上镌刻的是鸳鸯戏水、耕牛向月、玉兔衔灵芝。山墙上的屋檐下一线为古装的山水、花草画。工艺精湛,雕刻细腻,堪称古艺术精品。由于此四合院结构牢固,保护完好,虽经130余年的沧桑巨变和风雨洗礼,依然风貌犹存,是研究和观赏他留民居建筑艺术的活化石。此院主人是他留人的世代头目。建房者是在“红白旗闹事”中殉难的他留酋长、千户长、五品军功蓝华的次子、乡长、六品军功的蓝发茂。现在的房东仍是建房者的后裔蓝金寿一家。
纵观他留人的古民居,皆为白墙青砖青瓦,捎带斗拱飞檐,四贴柱子三间开楼房,方方合围,呈布局严谨的四合院,为汉式土木结构建筑,与汉族民居差别不大,又与大理白族的民居建筑相似。是彝汉融合的见证,但其内涵无不体现他留人的特征。
“苍山佩古泉,低楼正四合”是他留民居的主要特征,紧依山林,傍泉筑宅,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他留民居显得低矮小巧别致,特别是楼很低,人上楼不能直立行走,只能低头躬腰进去。这主要是在清代受民族等级森严制约的产物。他留人属高土司管辖,高土司又受朝廷流官统治。由于这一从属关系,朝廷有规定,土司建筑不得高于知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