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放 拍摄身边的自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放 拍摄身边的自然   其实不必一定走多远,只要你留意,就能与你身边这些生灵天天照面。自然就在你身边,关键是你能否发现。      追逐儿时的梦想      很多人曾经有儿时梦想。但生活在北京这样的都市,最后总是生活帮他们选择了职业和未来。很少有人能坚持住儿时梦想的,而王放是个例外。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苏联做访问学者的父亲给王放带回了两件礼物:一台显微镜和一个望远镜。小小礼物给小王放打开了一扇窗,充满好奇心的他立马开始拿着望远镜到处追寻天上的小鸟、草丛中的小动物。   10岁时的王放偶然翻到《少年科学画报》里的一篇文章,上面讲述了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珍?古道尔女士三十年间在非洲和黑猩猩在一起的工作经历。古道尔科研的传奇让王放兴奋。也在那一年,王放还阅读了描绘北大教授潘文石和吕植常年在秦岭研究大熊猫经历的《大熊猫的故事》。原来这些人就在身边,正在北大附小念书的王放第一次觉得,这个长大以后能和动物们玩的梦想似乎也是可以摸到的。   2001年,带着梦想的王放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大生物系。本科期间,古道尔女士来北大讲座,他有幸见到了儿时的偶像。儿时的梦想越来越清晰,北大成立绿色生命协会,王放成了该会会长,开始了自己的科学考察生涯。   绿色协会以“认识自然,感悟生命”为指导思想,王放组织了这个学生社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野外考察。在神农架,那批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第一次深入原始的大山,第一次现场勘探水利开发对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生态环境保护这个行业,听起来很美,实际上相对冷门,并且低薪,辛苦危险更是经常的事。   野外和城市的生活状态完全不同,很危险,很寂寞,也很辛苦。往往为了十几分钟的动物观察,王放必须要爬好几天崎岖的山路,必须在风雨中静静地守候整整一天。   隐藏在他头发下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几年前,他在四川深山里,为了监测动物种群密度,不小心从3层楼高的山坡上跌到了山沟里,满头满身都是血,严重脑震荡。   但他并不在乎这些,能看到世界上最棒的自然景观、最壮丽的生态系统,能接触到各种文化,遇见各种善良淳朴的人,他觉得是最快乐的事。更重要的是,他觉得生态学行业能赋予他一种幸福的责任感。   如今博士生王放师从潘文石和吕植教授,主要负责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系统的调查工作,参与了北大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以及大熊猫走廊带恢复和孤立种群等多个生态保护项目。用影像记录自然   一年之中,王放大概有半年的时间不在北京。滇东南、川西北、藏东南、三江源、神农架深山、高黎贡山、贵州梵净山、西双版纳、西藏墨脱……王放的足迹遍布了中国20多个省份。   生态学研究将是他一生从事的事业,与之相比,摄影可能只是一个爱好。但王放觉得,通过“影像保护自然”,两者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   大一那年,王放的同学借给了他一个相机玩。那个老式的尼康相机,成了他野生动物观测的第一个工具,让他觉得从此世界变得不同了。他想,用相机把鸟拍下来让大家都看到,比自己看有意思多了。   通过自学摄影技术,王放逐渐成了一个业余摄影高手。带着省吃俭用买下的相机,从小就是“大玩家”的王放开始一个人上路,去京郊各处和公园寻找摄影素材。一次,为了拍到一张蜻蜓在水里产卵的照片,王放全身只穿一条短裤,长时间蹲在水塘里等最佳时机,连脸也漫没在水面下。   在北大上大三的一天,北大和万泉河之间的水闸被打开,新鲜的万泉河水汇入未名湖水系最西端的池塘,继而流入北大蜿蜒曲折的河湖水系。大量豆娘和蜻蜓在鸣鹤园大湖的水面盘旋飞舞。一只苍蝇不小心落入水中,一只“卖油郎”(俗称水黾,是一种在湖泊、池塘中常见的小型水生昆虫)点水飞奔过来,将它拦腰抱住作为美餐。就在此时,岸边一只幼麻雀对“卖油郎”产生了兴趣,努足了力气想要悬停在半空中对它展开袭击。   当时正巧路过鸣鹤园,王放好奇地蹲下,在岸边树林里观察这场水面发生的小小战争。突然,一个黑影从高空中疾速俯冲下来。红隼(猛禽的一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俯冲而来,在瞬间就完成了一次精准的猎杀:它来到了小麻雀身旁,以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猛然转身,用利爪抓住它,再一个转身,腾空而起,眨眼间就没有了踪迹。   面对这样生动有趣的场面,王放的摄影技术也与日俱增。对野生动物的观测,王放是和绿协同时开展的,影像拍摄,是王放引入绿协的。他率领协会的成员去观鸟摄鸟。王放越来越感到,摄影是生态保护一个很好的工具。   虽然只是爱好,但是王放的摄影作品总是频繁刊发在国内一些著名的杂志上,这大概是他执着环保的一个意外收获吧。亲近自然从身边开始   有人总以为,观察大自然要远离城市。其实生机勃勃的生物世界不仅存在于偏远的荒漠、浩瀚的大海和非洲与南美的热带雨林中,在这个钢筋混凝土集结的城市之中,也处处都可以寻得到自然的影子。   其实不必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