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教材精要】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若机体已被某抗原致敏,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则二次免疫应答被增强。在摄入的抗原量较大或机体的免疫处于高应答状态时,则因免疫应答过强而导致组织损伤,此即称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根据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I、II、III和IV型。I~III型由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而IV型由T细胞介导,可经细胞被动转移,反应发生较慢,故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一、Ⅰ型超敏反应
(一)变应原: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称为变应原(allergen)。
(二)发生过程:
1.致敏阶段 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Ig E类抗体,Ig E以Fc段固着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表面的IgE F c受体上,每个肥大细胞表面FcεR I的数目约4万~10万。呼吸道和胃肠道粘膜及特应性反应的局部皮肤内均有大量肥大细胞。IgE抗体与FcεR I高亲和力地结合,这时如不再接触相应的变应原则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此时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发敏阶段 一旦接触了相应变应原,则变应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表面上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使膜上两个相邻近的FcεR I发生相互连接(桥联)。桥联后触发细胞膜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胞外Ca2+流入胞内。此时两个同时平行发生的过程被启动,即脱颗粒,释放出颗粒中预合成的介质和合成新的介质(组胺、蛋白水解酶、肝素和趋化因子)。释放的介质立即直接作用于靶细胞、靶组织、靶器官,引起速发的临床症状
3.效应阶段 肥大细胞等所释放的介质按其作用方式可归成三类,即:趋化剂,包括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neutrophil chemotactic factor,NCF)、过敏性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 chemotactic factor,ECF-A)和LTB4,其作用是将中性粒细胞等细胞吸引到肥大细胞活化的部位;炎性活化剂,包括组胺、血小板活化因子、类胰蛋白酶和激肽原酶,它们引起血管舒张、水肿和组织损伤;致痉剂,包括组胺、PGD2、LTC4和LTD4,它们直接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三)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性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
(四)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1、查找变应原,避免接触:青霉素皮试
2、脱敏注射:多次、小量、间隔较长时间注射变应原。
3、药物防治: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色苷酸二钠(稳定细胞膜)
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苯海拉明、扑尔敏与组胺竞争组胺受体
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肾上腺素(解痉挛、减少腺体分泌)、葡萄糖酸钙、Vc(解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环孢素A,FK-506。
二、Ⅱ型超敏反应
当IgG和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可通过募集和激活炎症细胞及补体系统而引起靶细胞损伤,所以此型超敏反应也称抗体依赖的细胞毒超敏反应、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这些抗体能与自身抗原或与自身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外来抗原特异性结合。这些自身抗体可以与靶抗原结合或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血循环中。抗体、补体、巨嗜细胞(Mφ)和NK(K)细胞均参与该型反应。该型反应中的靶细胞主要是血细胞和某些组织成分。
(一)发生机制:
1.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2.炎症细胞的募集和活化; 3.覆盖有抗体的靶细胞被吞噬; 4.依赖抗体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5.抗细胞表面受体、抗激素、抗交叉抗原等自身抗体也具有重要致病作用。
(二)常见疾病
同种不同个体间的II型超敏反应 1.输血反应:ABO血型是人红细胞膜上最主要的系统。这些同族血细胞凝集素一般为IgM类抗体,供血受血者间血型不符,则红细胞与同族血细胞凝集素结合,补体被激活,红细胞被破坏,出现溶血、血红蛋白尿等现象。 2.新生儿溶血症:Rh血型为一重要抗原系统,其中RhD抗原最重要。 3.移植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性II型超敏反应 1.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 2.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3.自身免疫性受体病;重症肌无力、胰岛素抗性糖尿病; 4.抗激素自身抗体所致的疾病。
三、Ⅲ型超敏反应
I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虽与II型超敏反应中的抗体相似,主要也是IgG和IgM类抗体,但所不同之处是这些抗体与相应可溶性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血管壁、皮肤或滑膜等组织中。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和吸引中性粒细胞在局部浸润,使血小板聚合,释放出血管活性胺或形成血栓;激活Mφ使释放出IL-1等细胞因子。结果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pptx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 1a-1d(学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2024)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医美抗衰美容干细胞抗衰产品项目知识课件.pptx VIP
- 合肥市残疾人证课件.ppt VIP
-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全册单词表.xlsx VIP
- 《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课件解决方案》课件.ppt VIP
- 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欧科PT300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25年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行器总体设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