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泛在学习精选
泛在学习范式的多维探析
摘要:泛在学习理念自提出以来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许多国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对于泛在学习的真正的内涵和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向还缺少深入的研究。泛在学习将成为学习范式的革命。就其起源发展,概念、优势和走向应有深入的理解和多维的研究。
关键词:泛在学习,优势,走向
Abstract: Ubiquitous learning as a new concept has been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since it is proposed. Many conntries are researching and practicing deeply which makes it develop rapidly. However, it lacks further research on its real connotation, advantages, trend etc. Ubiquitous learning will be the revolution of learning paradigm. We should research and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U-learning, its advantages and its trend in a multi-dimensional point of view.
Key words:ubiquitous learning,advantages,trend
一、泛在学习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泛在学习”英文是UbiquitousLearning,就是我们常说的U-learning。泛在学习一词起源于“泛在计算”。马克·威瑟是泛在计算之父1988年在施乐公司xerox)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第一次泛在计算为每个办公室每个人提供成百上千的无线计算设备。这对操作系统提出了新要求,用户界面,网络,无线,显示以及其他许多方面。我们称我们的工作为泛在计算,它不同于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笔记本电脑(Dynabooks)或是掌上电脑信息。它是不可见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计算并且不依赖于任何形式的人工设备。持续性(也称永久性):学习者能一直保持在学习状态除非自己取消学习要求,并且学习过程是连续的、无缝的。
可访问性(也称可获取性):学习者可以访问到的学习资料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任何形式。
直接性(也称及时性):学习者不管在哪里,都可以直接从服务器或是从对等网络中获取信息,通常是及时的,如点击学习在线视频即可实现即时播放(在网速得以保证的情形下)。
交互性:学习者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讨论交流,实现信息交互、学习互动。
教学行为的场景性:学习可以融入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或所需的知识可以以自然有效的方式被呈现出来。这会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注意问题情境的特点。Mark J.W. Lee.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Podcasting to Deliver Mobile Ubiquitous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J]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Fall 2005, Vol. 18(1), 94-115.
[5] Weiser, M.: 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September 2001, pp. 94–104. Scientific American (2001)
[6]Graf, S., MacCallum, K., Liu, T.-C., Chang, M., Wen, D., Tan, Q., Dron, J., Lin, F., McGreal, R.: Kinshuk: An Infrastructure for Developing Perva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ervasive Learning (PerEL2008), pp. 389–394. IEEE Press, Hong Kong (2008)
[7]Lay, D.: Ubiquitous computing. In: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vol. 2, pp. 64–79. British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沟通,认清目标和底线精选.doc
- 沟通与表达策划书精选.doc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说明书精选.pdf
- 沙宣广告文案精选.ppt
- 沟通与协调能力70分精选.doc
- 沪教版一年级下(一至八单元)看拼音写词语练习精选.pdf
- 沧州临港东华石油竣工验收公示精选.pdf
- 沪宁高速跨线桥转体施工精选.doc
- 沪教版七语下期末卷精选.doc
- 沪教版上海版二年级上册看拼音写汉字精选.doc
- 中学物理教师数字能力在线社区构建与实验教学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儿童营养改善培训课件.ppt
- 小知识游戏课件.pptx
- 智慧教育云平台在区域教育资源互补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英语教师数字教学能力评价智能系统构建与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幼儿不挑食家长课件视频.pptx
-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技巧与人文素养培育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