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_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川教版精选.pptVIP

第1课_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川教版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_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川教版精选

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 1929年12月2日,是人类学上最不平凡的一天。就在这一天里,把沉睡在这座“宝库”里的无价宝——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唤醒了,把它请出来和我们见了面。 有一位参加发掘的老工人,曾讲述了当时的情形:事情发生在当天下午四点多钟。当时已经日落西山,北风又不断吹来,虽然人人都感有寒意,但是大家仍然在紧张的工作着。天色黑暗下来,就点起蜡烛继续干。这时忽然有人大声叫了起来:“这是什么?人头!”人头两字刚刚叫出口,许多人就围拢来。这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东西,今天终于被我们找到了。从当时每个人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和快慰了。这种快慰的心情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有人提议,立即把它挖出来,但也有人反对,认为天色已晚,最好等明天再挖,免得弄坏,它已在这里沉睡了几十万年,哪里还在乎这十几个小时呢?不知在发掘主持人考古学家裴文中的脑子里打了多少转儿,最后才决定把它在当天晚上取出来。 ——贾兰坡:《北京人》,中华书局1979版。 纪律:基本纪律要遵守,活泼严肃,讨论的时候要讨论,提与课堂有关的问题,当我盯着你的时候,要有自知之明,我在提醒你,不然课后就来我办公室聊人生。 注意不同颜色的字体,特别是红色字体,这些是笔记的重点内容,在历史的学习中对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意义、一些图片、与前面有不同的地方这些是比较重要的。不占用你们太多时间,课前读书复习、下一节课上会提问。 课代表,课后将达标训练册后的答案收上来,每一份答案上写好姓名,今天之内交到办公室。 * 人的每个个体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形象。那我们的父辈、祖辈、很久以前的祖先长什么样呢?最早的人类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个狮身人面怪盘踞在一条通往开罗的必经之路上兴风作怪,凡遇到的人他都要提出一个谜语,凡是猜不着的,都作了它的美餐。但那条谜语非常奇特,没有人能够猜着,所以人们都不敢再走那条路了。要去开罗有非常急事的人都只好绕千里而去,或者干脆不去。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公子听说了这件事,他决定去试一试,别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去无异于送死。但他抱着为民除害的坚定信念执意要去。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了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 * 魅力无穷的科学之谜吸引着有志者去发现、去探索。于是沉睡在地下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化石被发掘出来。 * * 阅读元谋人的相应内容,找出元谋人生活的时间和地域。科学工作者在元谋县的一条山沟里发现了依据云南马化石,接着又发现了两颗人类的门齿。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70万年,此后,又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但没有发现新的人类化石。 * 1914年,著名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来华担任矿政顾问,协助中国开展煤田及其它矿产资源的调查。他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念念不忘在欧洲时就知道的中国的“龙骨”,经常以各种途径收集化石。 1918年2月的一天,在北京任教的的化学家麦格雷戈·吉布拿出了一些裹在红色粘土中的碎骨片化石给安特生看,并且告诉安特生化石产地是位于北京西南方向的周口店附近的鸡骨山,还说那里有很多保存有类似堆积物的山洞。安特生非常兴奋,就在3月22日骑着毛驴到鸡骨山去考察了两天。   周口店位于北京城区西南约50公里,那一带的地层出露情况很好,尤其是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堆积物保存得非常完全。在周口店附近的山上,距今4亿年前的奥陶纪形成的石灰岩非常发育,岩层很厚。石灰岩很容易被带酸性的水溶解,因而在岩体内部有裂缝的地方,含有酸性物质的地下水长年累月的溶解作用就使得那里形成了许多的洞穴和裂隙。洞穴和裂隙一旦形成,水流等作用就会将当时周围环境中的泥沙连同死去的动物尸体带到里面来,久而久之,这些泥沙层层累积就形成了裂隙堆积或洞穴堆积物,而裹埋在其中的动物尸体的硬体部分如骨骼等就变成了化石。   鸡骨山就是这样的一座石灰岩小山,位于周口店火车站西南约两公里处。化石就发现在裂隙堆积中的一种深红色砂质粘土里。安特生来到的时候,含化石的裂隙堆积周围的石灰岩由于人们需要烧制石灰而被开采殆尽,只将裂隙堆积物孤零零地遗留在那里,象一座小塔一样。安特生在此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找到了两种数量很多的啮齿类动物和一种食肉类动物的化石。 1921年春,奥地利年轻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维也纳取得了博士学位。刚刚进入夏天,他来到了中国,打算和安特生合作从事三趾马动物群的发掘和研究。为了使师丹斯基体验一下中国的农村生活利于将来的工作,安特生就安排他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