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40Cr调质钢磨削强化温度与强化效果试验研究.doc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40Cr调质钢磨削强化温度与强化效果试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40Cr调质钢磨削强化温度与强化效果试验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学生姓名:孙彬峰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 题目名称:40Cr调质钢磨削强化温度与强化效果试验研究 内容及要求: 磨削强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0Cr磨削强化试验方案的制定及试样的制作; 40Cr-康铜非标热电偶的温度标定; 40Cr磨削强化用量条件的优化; 优化用量条件下的40Cr磨削强化温度测量及冷却速度的确定; 磨削强化效果的测定(硬度、金相组织、硬化层厚度)及其机理分析。 主要技术指标: (1) 正确的40Cr-康铜非标热电偶的温度标定曲线; (2) 试验确定出最优的磨削用量组合条件; (3) 试验确定出适于磨削强化的磨削温度和冷却速度(磨削温度在830~900℃;冷却速度≥30℃/S); (4) 要求磨削强化后的40Cr试样强化层金相组织为淬火马氏体,硬化层深度在0.7~1.3mm。 要求磨削强化的试样表面硬度≥HV512。 3. .进度安排: 起 迄 日 期 2005.4.5~2005.4.15 2005.4.16~2005.4.20 2005.4.21~2005.4.30 2005.5.8~2005.5.20 2005.5.21~2005.5.31 2005.6. 1~2005.6.10 工 作 内 容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课题研究背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40Cr-康铜非标热电偶的温度标定; 40Cr磨削强化用量条件的优化; 优化用量条件下的40Cr磨削强化温度测量及冷却速度的确定; 磨削强化效果的测定(硬度、金相组织、硬化层厚度)及其机理分析; 对试验归纳总结并撰写论文。 备 注 4. 参考文献: [1]. 磨削原理,任敬心,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8.6 [2]. 磨削淬硬——磨削加工与表面淬火集成技术,葛培琪,工具技术,2001.1 [3]. Utilization of grinding heat as a new heat treatment process,Brinksmeier E,Annals of CIRP,1996.1 [4]. 磨削基础,郑善良,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 [5]. 实用磨削技术,李伯明,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 [6]. 磨削缺陷的预防,库拉柯夫(俄),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2 [7]. 金属学及热处理,胡德林,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6 [8]. 葛培琪等. 磨削淬硬——磨削加工与表面淬火集成制造技术. 工具技术. 2001,35(1):7~10 [9] 刘菊东等. 磨削淬硬工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制造工程. 2003,(11):81~83 [10] 刘菊东等. 基于磨削加工的表面形变淬火工艺——磨削淬硬. 工具技术. 2004,38(7):11~14 [11] 吴金升. 磨削热扫描式硬化处理之研究. 中国台湾: 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D],2004 [12] I. Zarudi, L.C.Zhang. Mechanical property improvement of quenchable steel by grind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2, 37(18):3935~3943 [13] Venkatachalapathy. V.S.K, Rajmohan. B.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grind-hardening effect in cylindrical grinding.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03, 18(2):245~259 [14] T. Brockhoff. Grind-Hardening: A Comprehensive View. Annals of the CIRP, 1999, 48(1): 255~260 [15] I.Zarudi I, Zhang L.C. Modeling the Structure Changes in Quenchable Steel Subjected to Grind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2,37(20):4333~4341 指导教师: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