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掘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ppt

从考古发掘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考古发掘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

1、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2、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 3、商鞅变法,秦国强大。消灭六国,实现统一。 故事一、万里长城的修建 问1、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秦朝时期就修建起如此伟大的工程,看到万里长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如果站在这节课的角度,秦长城的壮观和 威严还代表了什么? 故事二、孟姜女哭长城 问2、孟姜女的丈夫是怎样得知秦始皇修长城的消息的?他又是怎样被拉去修长城的? 故事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问3、重新审视,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故事4、指鹿为马 问:从今天这节课的角度,说说秦朝的选官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杜牧《阿房宫赋》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聘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 ---李白《古风·其三》 忻州师院附中 张秀春 一、从考古发掘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 文物1、诸侯国陪葬坑中发现了九鼎 问1:文物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文物2、战国铜壶金银错宴乐图 问2、文物二蕴含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3、秦简中记载了什么历史信息? 4、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云梦睡虎地秦简 文物3、2002年湖南出土,据专家考证,部分秦简中记载了商鞅变法的情况 一、从考古发掘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 东到东海 北至长城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人口达2000万 二、从故事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①建立皇帝制度: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1:皇权至上 表现2:皇位世袭 ②建立中央官制、地方官制: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③: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④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秦律 二、从故事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三公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左丞相 右丞相 分权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副丞相 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位低权重) 军务 (虚有其位) 分军权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九卿 皇帝与三公 九卿关系 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听说后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请思考:1)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丞相告密? 2)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多少如此在意? 3)这则故事反映出什么问题? 1)有可能是太仆,因为太仆负责宫廷车马,皇帝出游,他会一直跟在皇帝身边。 情景创设 因为丞相乃文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秦始皇之所以注意丞相的活动,是为了防止相权威胁皇权。也可能秦始皇认为丞相车骑多过于讲排场,易于形成奢华腐败之风。 在场者全杀掉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残酷性,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事无大小皇帝独裁,也反映了秦政严苛、残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