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堪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堪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The instruction booklet of the path survey curriculum designs 作 者 姓 名: 陈红旭 专业、班级 : 道桥2011-01班 学 号 : 311107000205 指 导 教 师: 魏老师 设 计 时 间: 2013.12.23-2014.1.07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河南理工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 录 1 设计总说明 1 1.1目的和要求: 1 1.2设计依据: 1 1.3公路设计概况: 1 1.4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 1 1.5路线起讫点 2 1.6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2 2 道路参数 3 2.1 道路等级的确定 3 2.2 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 3 2.3 控制要素 4 2.4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4 2.4.1圆曲线最小半径 4 2.4.2圆曲线最大半径 5 2.4.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5 2.4.4平曲线最小长度 5 2.4.5缓和曲线技术要求 5 2.4.6平曲线要素的确定 6 2.4.7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 8 2.4.8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8 2.5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9 2.5.1选线的依据: 9 2.5.2 选线的原则: 9 2.5.3 两方案综述 10 2.5.4方案比较 11 2.5.5 两方案比选结果 11 2.6道路平面设计 11 2.6.1平面选线的原则: 12 2.7道路纵断面设计 12 2.7.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2 2.7.2、最大纵坡 13 2.7.3、最小纵坡 14 2.7.4、坡长限制 14 2.7.5、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5 2.7.6、平、纵组合的基本要求 15 2.7.7、纵面线形设计中应注意避免的组合: 16 2.8道路横断面设计 16 2.8.1行车视距 17 2.9土石方量计算及调配 17 2.9.1土石方数量计算 18 3 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部分 19 3.1计算说明部分(附表) 19 3.2图纸部分(附图) 19 致 谢 20 参 考 文 献 21 1 设计总说明 1.1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道路勘测设计》及其相关专业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既有助于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道路路线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两部分。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 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进行路面结构类型选择,并确定各结构层的合理厚度。 1.2设计依据: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指导书》。 1.3公路设计概况: 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交通量: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4500辆 设计年限:10年 设计车速:40km/小时 1.4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 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路基双幅两车道,宽7.5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5路线起讫点 地形图比例尺:1:2200;公路等级:三级;起点桩号K0+000,坐标终点桩号K0+735.230,坐标起点高程:392.12米,终点高程:392.03米。 1.6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山岭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面自然坡度大(20度以上)、地形复杂,日温差和年温差较大、暴雨多、河流水位变化幅度大等特点。山岭地区路线弯多坡陡、标准低、工程量大,由于受山岭区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道路平、纵、横都受限制。 本地区地势西南部,南部高,东北,北部偏低。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相接壤,地貌类型多样。丘陵台地土壤土层较为深厚,富含有机质;平原则为深厚肥沃的水稻土,潜在肥力高,是本区主要的农业土壤,为稻谷、桔子、蔬菜、花卉等赖以生长的基础。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多雨,阳光充足。全年日照时数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