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光永先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缅怀光永先生

光永先生光芒永存2016年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就在这一天,我院日语系外教光永胜郎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0岁。光永先生2002年来到我系,见证了我校从学院升级为大学,我系从研究室发展到系部,校园从旧校址迁居到新校区,迎来送往十余届学生的全部过程。他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日本雷锋,用螺丝钉精神将后半生贡献给了中国的日语教育事业和中国学生,他将全部的热情和学识浇筑在塞外春城,他快乐的性格和达观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他用实际行动让我们感受到日本人民的精神,也改变了我们对日本的某些偏颇的认识。先生走后,各届学生纷纷在网络上留言悼念,我看到了他们的难过和悲伤,也看到了他们对先生的喜爱与崇敬,再想起办公室中先生赠予我院满满一下的“光永文库”,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金钱与功名,却在于是否有真正的人格影响力。乐观认真的“团块世代”先生1946年生出生于北海道函馆,属于日本战后“团块世代”。这代日本人由于早年接受欧美文化洗礼,经历了争取独立自主的民权运动,他们既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生力军,又历经了泡沫经济的崩溃和“失去的十年”,可以说是思想独立、阅历丰富的一代,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年轻时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国语系的高材生,毕业后在日本高中当国语教师,先生对日语语言结构的把握远超于普通日本人。退休后,他想发挥余热,只身到海外推广日本语,首站来到的就是我系,他总笑着说“希望这是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先生的课堂风趣幽默,旁征博引,例句丰富,板书整齐。他声音洪亮,乍一听不似古稀之年的气力。先生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下午的课堂通常是最难进行的,可学生们依然坐姿笔直,应答及时,这都得益于先生灵活的讲课艺术。课堂是先生的最爱,学生更是先生的牵挂。从每一节课的出席情况,到每人每篇习作的语法修改;从每一回日语赛事的指导,到为考研同学进行课外辅导,他都一丝不苟,亲力亲为。先生对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也是赏罚分明,我就曾遇到他批评某些懒惰的学生,先生的态度严肃但用词并不苛刻,他引起了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愧疚感和羞耻心,却也十分注意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令我感到教师的力量还在于鞭策学生走向正确的为学、为人之道。同时也是在先生的组织下,我系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日文报纸——《经日小报》。每月两期的系刊,从撰稿到装订都由学生志愿者担任,报道的内容都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或学校的活动,先生的教育理念是“观察身边事,做好手头事”,这种务实的态度就是日本精神的一种写照。此外,对每一份稿件,先生都会进行与撰稿学生面对面的修改,从未间断,他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会日语语感和如何行文。截止先生回国治疗之前,小报已发刊十三年,逾百余期,所有参与过小报编辑的学生都深深感到受益匪浅,所有阅读小报的师生都体会到先生细致入微的用心和持之以恒的劲头。这份小报也帮助学生记录着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同时成为了我系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日志。光永先生还是系里公认的“活字典”。他对日本的政治、历史及风俗民情都如数家珍,系里教师每每向他请教,他不仅热心答复,还查找资料佐证说明。在与教师相互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他也不断地学习中国文化,并对日常生活中两国各自的文化特点进行客观的观察。先生更是热心人,经常为系里的青年教师提供科研方向素材,为我系教师多出教科研成果提供思路。先生不怕寒冷,不在乎生活条件是否艰苦,反而视苦为乐。下面有一小段他刚来我院时记录的生活感受(附1),其中写到:“我住的不是专家楼,这个地方好像是把教工宿舍的一角隔出来给外教用的。与普通中国人毗邻而居,早晚都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我感觉很高兴。停水、断电、暖气出现故障,这些日常生活的不平不满也都是我能接受的。正是因为没有住在有特权保护的专家楼,才感到开心。”对于院里发展,先生也是竭尽所能,出力献策。在院长和先生的大力筹措下,我系已经先后和日本几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有多批奔赴日本留学的学生。我系现在日本工作或学习的学生已超百余人,并在东京成立了“吉财校友会”。此外,先生还时常往返于东京、北海道等地的高校向日本大学生介绍我校即我系情况,这些现身说法赢得了日本学校的信任,也为我校连续不断地接收到了日本留学生,提高了我校在日本的知名度。先生不仅对中国学生严格教导、关怀有加,对日本留学生也是循循善诱,为增进两国学生的了解和交流不断努力。首先,先生积极争取让留学生住在中国学生宿舍,他说:“中国学生好不容易遇到同龄的日本人,住在一起既可以加强语言练习,又可以增加了解。”其次,为了留学互换制度的延续,他向学校建议改善留学生的住宿条件,如今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留学生不仅能与中国学生同住,还能享受到与其生活习惯相符的住宿条件。顽强斗病的老人家五年前,先生在回国接受身体检查时,被诊断出患有早期心血管动脉血栓,需要马上做心脏支架手术。为了不给系里添麻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