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 (共58张PPT).ppt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 (共58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 (共58张PPT)

1979年秋,小岗大丰收,全队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6万公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人均收入升为400元。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小岗村民文化广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四川开始,之后推广到全国。 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以前21年增长的粮食。 ——《邓小平时代》 行政机构的改变 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 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 自由市场 (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2、内容: 经营体制:1982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管理体制: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购销体制:1985年允许改革统购统销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二.经济体制改革 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3)意义: 5.02亿公斤 6.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安徽凤阳粮食产量 1984年 1978年 40731亿公斤 30477亿公斤 全国粮食产量 增长33.6%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 土地的使用权 B 土地的用途 C 土地的所有权 D 土地的规模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农村、城市家庭人居收入比较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收入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农村家庭人居收入 城市家庭人居收入 (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984年开始) 1.原因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 (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984年开始) 1.原因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 政企责职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984) 1.原因 2.中心环节 3.内容 项目 改革前 改革后 管理体制 所有制 分配制度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平均主义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4.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2004年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共有16家公司入选《财富》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