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3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苏教版必修3.ppt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3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苏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3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苏教版必修3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在装有7 000 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②培养液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接种与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细胞)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 。 (4)若(3)中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人透析】 (1)铜绿微囊藻的生理特性: ①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小,无性繁殖并且世代周期短,因此繁殖速度快。 ②铜绿微囊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与粉绿狐尾藻共同生活在一起时,会争夺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等。 (2)分析实验变量推导实验结果: ①变量分析:本实验中自变量为粉绿狐尾藻能否产生化学物质,因变量是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情况, 则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加入的是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实验组是用培养粉绿狐尾藻的玻璃缸中的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其他影响实验的变量(如铜绿微囊藻数量、生长条件等)为无关变量。 ②结果分析:若假设成立,则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实验组铜绿微囊藻生长受抑制。 (3)补充完善类实验的解题关键: 创造对照组和实验组需满足的条件,本实验的关键是配制对照组和实验组所需的培养液,配制的关键是利用好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即实验组用玻璃缸中的水配制X培养液,对照组用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 【标准答案】 (1)个体小、世代周期短、无性生殖 (2)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 (3)②用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用滤液代替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 ③在对照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 mL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在实验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 mL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 ④在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微囊藻,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8d (4)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实验组铜绿微囊藻生长受抑制 【阅卷人点评】 得分要点 (1)必须体现“世代周期短、无性生殖”。 (2)至少“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等写出其中两点。 (3)②必须要体现“用微孔滤膜过滤,滤液代替蒸馏水”。 ③必须体现作对照的等量原则:“对照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 mL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在实验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 mL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 ④必须体现等量原则和控制变量原则:“在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微囊藻,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8d”。 (4)必须写出“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增长,实验组受抑制”。 失分案例 (1)错答为“繁殖速度快”。 (2)答案不全,只答出一个条件。 (3)②错答为“用蒸馏水做培养液,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 (4)只答出“实验组受抑制或对照组增长”。 1.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 ) 年龄期 个体数 甲 乙 丙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350 3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解析】选A。表中数据表明:甲种群从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个体数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为增长型;乙种群从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个体数量相对稳定,为稳定型;丙种群从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个体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为衰退型。 2.(2012·盐城模拟)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选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没有天敌,适应当地环境才能呈“J”型增长。如果该生物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就会被淘汰。 3.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 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 m2样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