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地理必修一二复习知识点.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考地理必修一二复习知识点

高二会考知识点汇总 必修一 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140亿光年。 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注:总星系即可见宇宙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石油。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太阳外部结构:由里到外 光球层——太阳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层——耀斑和日珥——磁暴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日冕层——太阳风——极光(高纬地区)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地球的自转的周期: 太阳日——24小时——360度59分——昼夜交替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360度——真正周期 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均为15度每小时;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0. 地球自转的意义:①昼夜交替现象(昼夜半球之间的界限为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②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③度量时间的尺度 地方时和区时简单计算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表示东加西减,时区差:同减异加) 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 地球的公转:自西向东,公转轨道面为黄道面,椭圆轨道,速度为每天移动约59’公转周期为一年,约365日6时9分。 黄赤交角为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约为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为66.5度。黄赤交角度数若变大则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变小;若变小则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小,温带变大。 A——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B——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C——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D——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16.正午太阳高度: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 17.除赤道外昼夜长短均在发生变化,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在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南半球则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总而言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为夏季,另一个半球则为冬季) 18.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19.五带: 20. 21.岩石圈=地壳+上地幔的顶部 2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连续而不规则)和生物圈。 23.矿物有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和天然汞)和固态(绝大多数矿物)。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24.三类岩石:①岩浆岩——花岗岩,安山岩,流纹岩和玄武岩。②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可存在化石)——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最典型)。③变质岩——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砂岩变质成石英岩,页岩变质成板岩。 注:外力作用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25.地表形态变化的能量来源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一个是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形成的。 26.三大岩石转化: 。 27.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了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28.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教材必修一37页上边板块图 29.板块碰撞会形成山脉、岛弧和海沟(碰撞山岛沟) 板块张烈会形成大洋、裂谷(张裂洋裂谷) 30 31.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风力侵蚀—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风力沉积—沙丘 流水侵蚀—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 流水沉积—冲积扇(河流出山口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河流入海口处) 32.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图见教材必修一43页)。 3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34.阅读教材44页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这段文字 35.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和其它因素。 36.热力环流示意图必修一教材48页图2-29 37.风形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