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考核试题
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思想。
A. 人治
B. 德治
C. 礼治
D. 法制
2. 黄宗羲指出,立法必须体现()。
A. 天意
B. 民意
C. “以天下为主”
D. 神意
3. 黄宗羲作为明清启蒙思想家,将()作为最高立法原则。
A. 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B. 君为天下之主
C. 三纲五常
D. 法治
4. 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
A. 施仁政
B. 重刑罚
C. 教化
D. 无为
5. ()提出了“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A. 商鞅
B. 韩非子
C. 李悝
D. 吴起
6. 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
A. 丘濬
B. 海瑞
C. 张居正
D. 刘伯温
7. 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
A. “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B. “皆有法式”
C. “一同天下之义”
D. “不务德而务法”
8. 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A. 德治思想
B. 礼治思想
C. 法治思想
D. 自然法思想
9. 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
A. 贫富不均
B. 天
C. 地
D. 农
10. 龚自珍提出()观点,作为“更法改图”的根据。
A. 历史发展
B. 三不足
C. 事无不变
D. 趋时更新
11. 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
A. 德治思想
B. 礼治思想
C. 法治思想
D. 自然法思想
12. 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 )
A. 阿骨打
B. 金章宗
C. 完颜雍
D. 忽必烈
13. “九州生气侍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的作者是()。
A. 龚自珍
B. 魏源
C. 林则徐
D. 黄宗羲
14.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提出的。
A. 魏源
B. 林则徐
C. 龚自珍
D. 张之洞
15. 孔子的法律思想以()为核心。
A. “仁”、“义”
B. “人治”
C. “仁”、“礼”
D. “法治”
16.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
A. 墨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17. 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 )
A. 杜预
B. 张斐
C. 鲍敬言
D. 刘颂
18.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也叫孙卿,战国末年()人。
A. 齐国
B. 楚国
C. 燕国
D. 赵国
19. 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
A. 王安石
B. 范仲淹
C. 富弼
D. 张方平
20. 墨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主要标志是()
A. 仁
B. 兼爱
C. 道德教化
D. 重视法律
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考核试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法家把法解释为()。
A. 法是民众的行为规则
B. 法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的成文命令
C. 法是确定等级名分的制度
D. 法是关于赏罚的规定
BCD
2. 儒、墨两家在法律思想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A. 儒家“尚贤”,墨家“尚同”
B. 儒家“别贵贱”,墨家“兼相爱”
C. 儒家“义”字当头,墨家“义”、“利”合一
D. 儒家以“爱人”为核心,墨家以“兼爱”为核心
CD
3. 孔子“仁”论的实质内容是()。
A. 以“爱人”为中心
B. 以孝悌为根本
C. 以“克己”、“忠恕”为手段
D. 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
BCD
4. 下列哪些内容体现了以礼入法、礼法结合的特点?( )
A. 官当
B. 八议
C. 准五服治罪
D. 重罪十条
E. 亲属相容隐
BCDE
5. 子产铸刑书及其产生的争论的历史意义在 于( )。
A. 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B. 使过去的礼、刑分立走向礼、刑统一
C. 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D. 否定和限制了贵族的法定特权
BCD
6.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E. 唐甄
CDE
7. 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
A.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B. 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C. 设议院开国会
D. 制定宪法
E. 实行三权分立
DE
8. 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 )
A. 无法
B. 郡县不行
C. 任法和任人背离
D. 执法宽严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