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瓷器种类及相关知识.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瓷器种类及相关知识

中国瓷器发展史 一、商至两汉的瓷器 1、原始青瓷 商周时期,是原始青瓷发生、发展时期。 此时,我国的烧窑技术有了很大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十分有利。而且,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宽度可达1 8米。同时,根据不同的产品,其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还出现了烟囱。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利用更加有效,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有一部分陶器开始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并经过淘洗提高了三氧化二铝,降低了三氧化二铁的含量。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可以使胎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白度。加上器表再施用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并经过1300℃以上的高温烧制,使胎釉结合在一起,因此这些器物已具备了瓷器的雏形。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仍比较低下,胎中还是含有一定量的铁分,再加上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又因工艺不稳定,铁含量和烧成气氛不能自如地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此时的瓷器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这就是原始青瓷。原始青瓷的烧造成功是中国瓷器诞生的标志,一部完整的中国瓷器史也就从此开始书写。 由于原始青瓷的原料处理和坯泥炼制还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腐等工艺过程,因此胎料中杂质较多,会产生裂纹,导致釉色不稳、薄厚不均,且有露胎流釉等现象。此时,其造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模仿当时流行的青铜器造型,以尊、簋、瓮、匜、盂、豆、钵、鼎等为主;另一类是民间使用的生活器皿,如罐、盘、碗、壶等。装饰纹样有水波纹、云雷纹、方格纹、叶脉纹、席纹、网纹、圆圈纹、曲折纹等。 2、东汉瓷器 自从带有青釉的原始瓷在商代出现以后,至战国晚期,由于战乱,江浙一带的瓷器生产曾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停顿。到了秦汉时期,瓷器生产才得以复兴,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汉代,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瓷器,即青瓷。而到了东汉的晚期,瓷器的烧制技术日益进步,并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原始瓷器向近代瓷器的过渡,可以说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时,一些地区生产的器物已经相当成熟,开始出现胎体的瓷化程度接近现代瓷器水平的青瓷器。 (1)东汉瓷的特点 一般而言,东汉瓷制作精细,胎体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多为灰白色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高,敲击声音清脆;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光洁、顺滑,胎釉结合紧密、不脱落,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此时,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且生活日用器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但是,东汉青瓷毕竟刚刚从原始瓷中脱胎出来,才踏入成熟期的门槛,因此尚未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在造型和装饰风格等方面还带有前期样式的烙印。此时常见的器型有:碗、盘、盏、钵、盆、壶、洗、瓿、罍等器物,外壁往往拍麻布纹、网纹、方格纹、三角纹等,与印纹陶的装饰纹样相似。 (2)最早的黑瓷 黑瓷最早出现在东汉晚期,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的上虞、宁波等地的东汉窑址中均有所发现。据测试:黑釉瓷的制胎原料是一种烧结度较低的瓷土,烧成温度为1200℃左右,胎料中含三氧化二铁为2 3%—2 8%,胎呈灰黑色。当时,由于瓷土中含有较多的铁,技术上又无法淘洗干净,因此一般瓷器的胎中都会残留2%以下的铁分。如果釉中的含铁量再达到3%,就会烧出褐色釉瓷器。如果这种含铁量高的釉再厚一点或含铁量达到4%—5%,就会烧出黑瓷了。其常见器物有壶、罐、罍、碗及洗,造型与纹饰大体与同时代的青釉瓷相仿。 总的来说,东汉的黑瓷修胎不如青瓷规整细腻,釉层也薄厚不均匀。但是,也正是由于黑瓷的用料不讲究、工艺不复杂、制作成本低,所以其才得以迅速地发展。 (3)东汉瓷窑 东汉瓷窑遗址最先是在浙江上虞县上浦乡的小仙坛发现的。当然,东汉时的烧瓷窑业并不仅限于上虞一个地区,而是从浙江东北部的上虞、宁波一直伸展到南部的永嘉地区都发现了瓷窑遗址,且仅上虞一县就有汉代瓷窑7处。这些都充分说明:浙江是汉代瓷器的主要产地,东汉时期的瓷业已具相当的规模。而且,这些东汉窑址的遗存物中不仅有青釉瓷,还有黑釉瓷,东汉瓷器在浙江地区率先烧成,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有着雄厚的制陶技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该地区蕴藏着一种极为丰富的含有石英、高岭、绢云母类型风化岩石矿物的瓷土资源。除此以外,烧窑工艺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因此,瓷器在浙江地区的最初形成,从本质上还有赖于当地烧窑工艺的出类拔萃。 二、魏晋南北朝瓷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公元200年至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期间又夹着一段五胡十六国,致使战乱频频。总体上来说,此时的瓷业发展处于一个相对停顿的状态,却是我国瓷器成熟后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