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确认识生活后勤保障工作的基础性地位
正确认识生活后勤保障工作的基础性地位是落实企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年生活后勤保障工作的再思考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燕山石化公司作为国家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得到大幅提高,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为满足首都地区成品油供应发挥了独特作用。截止到2008年,企业年原油加工能力突破1000万吨,达到1060万吨;乙烯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达到660亿元。30年来,职工生活后勤保障作为企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燕化公司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正是对职工生活的高度重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
生活后勤保障工作的回顾
一、重视改善职工生活,促进地区发展
燕化公司地处北京西南燕山脚下,所处环境原为贫困山区,条件恶劣,市政设施和生活配套服务一切无从谈起。从建厂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10年间,客观环境加上“先生产,后生活”的企业发展指导思想,导致生活配套设施严重匮乏,城镇建设发展缓慢,职工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主要表现为一是职工住房欠账多,到1978年仍有6000多户职工家庭没有正式住房,居住条件异常艰苦,不少青年因没有住房而不能结婚;二是已建住房标准低,户型过小,建筑面积50平米左右,有的甚至不足40平米;三是文化娱乐设施严重匮乏,几乎没有;四是教育、医疗、通讯、交通、商业服务等生活配套设施发展严重滞后,远不能满足广大职工的生活需求。
经过30年的发展,地区城镇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职工生活集体进入小康,燕山地区已初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社会化服务齐全的卫星城镇,基本完成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广大职工和家属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
安居才能乐业。截至2008年,全地区已建成东风一带、迎风一带、燕化星城三大生活社区,职工住房达到31000余套,并根据北京市房改房政策出售给职工。其中燕化星城生活区距离企业15公里,共建住房9000余套,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厂区与生活区分离问题,而且规划合理、设计标准高,实现了职工住房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进入新世纪,累计共投资4亿多元对老生活区实施了大规模基础设施更新改造,2008年完成了全部老生活区楼房外墙粉刷,安装了楼宇对讲系统,安装补全并更新升级了居民邮政信报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利分房取消实行住房商品化以后,从2005年开始,燕化公司利用自有土地通过集资建房的方式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第一轮共完成集资建房2500套,受到了职工热烈欢迎。第二轮集资建房“富燕新村”工程已经启动,共规划建房5800套,建成后燕化公司的职工住房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
从自办交通到享受公共交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燕化公司正式组建了下属客运企业,先后开通了8条区内客运线路;1979年燕山至前门的区外公共交通线路开通,基本解决了职工进城难问题。随后进城始发站点逐步增加,增开了多条观光、游园和旅游包车线路,职工出行更加方便。之后车辆陆续得到更新,售票以无人售票、刷卡等方式逐渐与社会接轨。2000年,客运公司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2008年实现了二次改制,归属北京公交集团八方达公司,正式并入北京市公交系统,燕化公司全面结束了自办公共交通的历史。如今,燕山居民不仅出行非常便利,而且享受到了北京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从出行角度讲真正享受了市民待遇。
电信事业从无到有。1979年8月燕化电讯站成立,燕山地区的电信事业正式起步,截止到2007年底,共拥有装机容量4.5万门,实际装机3.9万门,95%以上的家庭安装了固定电话。宽带网络等业务得到迅速普及,1.4万户家庭实现了宽带入户。燕山地区的现代通讯事业与北京市区获得了同步发展。
抓好生态建设,创建宜居环境。为给广大职工和家属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宜居环境,企业每年都拨出专款用于绿化美化事业,30多年来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共完成荒山造林344.3公顷,植树69.6万株,建成了牛口峪库区、西虎岭、猴石岭、冬岭、横岭等义务植树基地和森林公园。全燕山地区单位庭院绿化面积总计639.8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7.51%,已有36个单位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新建生活社区充分重视绿化美化,整体规划更加合理;逐年加大了对老社区生活设施和绿化美化的改造,陆续解决了老生活区的规划欠帐问题。
在抓好绿化美化事业的同时,企业的环保事业获得飞速发展,完善了治污设施,整治了污水河道,废物的排放已完全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
2008年环境监测显示,燕山地区二级及以上天气达到279天,高于市区水平。如今,燕山地区已经成为山区植被茂密、社区花草繁茂、整体生态和谐、环境优美、既适合工作也适宜居住的现代化石油化工城镇。
职工收入大幅提高。改革开放初期,职工的年平均收入仅为700元左右,到2007年底,燕山石化员工的年平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