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性能试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爆性能试验

防爆性能试验 一、隔爆型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检验包括结构检查和隔爆性能试验。本节重点论述隔爆外壳承受爆炸压力值的确定、隔爆性能的试验方法和电缆进线引入装置的考核等。 (一)结构强度试验(外壳耐压试验) 试验分为参考压力测定和过压试验丙个步骤,各个空腔均单独进行。 1.参考压力的测定 各类各级电气设备,应分别采用表1-1所列的爆炸性混合物进行试验,并记录其产生的爆炸力。 表1-1 混合物浓度的规定 外壳 试验次数 试验气体 混合物浓度(体积比)(%) I IIA IIB IIC 3 3 3 5 甲烷CH4 丙烷C3H8 乙烯C2H2 乙炔C2H2 氢H2 9.8±0.5 4.6±0.3 8.0±0.5 14±0.5 31±1.0 试验时,用1个或几个火花塞,或其它小能量引爆源点燃混合物。I、IIA、IIB电气设备的试验均进行3次,测得其高于大气压力的最大平滑压力为参考压力;IIC电气设备的试验,采用两种混合物分别进行,各进行5次试验,测其参考压力,但只用于单一气体环境时,可使用该种气体混合物试验。 参考压力应在点火侧、点火侧的对应侧及外壳设计的预计产生过高压力的任何位置进行测定。 2.过压试验 强度试验有两种方法;动态强度试验用于检验单位,也可以作为制造厂逐件试验作;静态强度试验只适用于制造厂。 (1) 动压试验 采用本方法时,对已测出参考压力的样品,可利用提高混合物的初始压力或其它有方法进行试验,使其爆炸压力达到参考压力的1.5倍。 当不能预先测定参考压力(如容积过小或压力出现异常),则可在1.5倍大气压力下向外壳充以标准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进行试验。 动压试验只作一次,但IIC外壳应用每一种爆炸性试验混合物进行三次。试验时未发损坏,未出现影响防爆性能的永久变形,并且任何一点的间隙,分别不应大于各级隔爆参数的规定,则为合格。 (2) 静压试验 静压试验可以用水或其它适用的介质进行,其压力为参考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35MPa。如不能测定参考压力时,则按下列压力进行试验。 I、IIA、IIB为1MPa;IIC为1.5MPa。 试验中达到规定压力后,应维持10+20S的时间,试验只作一次。 (二)隔爆性能试验(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 本试验是在耐压试验合格之后,用同一台样品进行。试验时,样品内、外均充以相同浓度的爆炸性混合物与防爆无关的衬垫应拆掉。 如果点燃没有传到试验罐内,则认为试验结果合格。试验如表1-2规定。试验装置如图1-2。 表1-2 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 外壳 试验次数 试验气体混合物浓度(体积比)% I 5 (58±1)%CH4+(42±1)%H2(12.5±0.5)% IIA 5 (55.0±0.1)%H2 IIB 5 (37.0±1.0)%H2 IIC 5 (27±1.0)%H2 (7.5±1.0)%C2H2 1. 对I类、IIA、IIB外壳是在无人为间隙的正常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间隙为80%~100%制造厂图纸规定的最大结构间隙。 2. 对IIC电气设备,须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试验。 ①第一种方法为加大间隙法。将平面、圆筒,转轴与轴孔、操纵杆与杆孔等处隔爆接合面的间隙、按式加大。 iE=ic+0.5ic 式中iE—试验间隙宽度; ic—图纸规定的最大间隙宽度。 对于螺纹隔爆结构,应将螺纹啮合轴向长度与制造厂图纸规定长度减少三分之一。 试验分别用27.0±1.0%的氢气与空气,7.5±1.0%的乙炔与空气混合物进行。 ②第二种方法为预压法。外壳在无人为间隙的正常条件下进行试验,间隙应为80~100%制造厂用上面方法使用的混合物在外壳和试验罐内预加压力,预压值为1.5倍大气压力,分别进行试验。电气设备只用于单一气体环境时,可仅用该气体混合物试验。 (三)引入装置性能试验 电气设备上的每一个进线引入装置和引入装置中各种规定尺寸的弹性密封圈(或金属密封环),均应进行如下试验,试验各做一次。 1.密封性能试验 对弹性密封圈式引入装置,应将密封圈套在清洁干燥的抛光钢柱心棒上,组成引入装置。心棒直径为对应密封圈允许的电缆或导线最小外径。 对金属密封环式引入装置,应将密封环套在清洁干燥的金属护套上,组成引入装置。护套的外径为对应密封环允许的最小外径。 将引入装置设置在液压试验装置上,液压流体接触的电缆或导线终端的间隙应严格进行密封处理,使用着色水作为液压流体进行试验(如图1-3)。试验时,应将液压回路中的空气排净。 在逐渐升高液压的同时,拧紧压盘的螺栓或压紧螺母,使液压达到I类2MPa、II类3MPa,并记录其力矩值。 对I类液压在两分钟内恒定,且吸水纸上未显示任何水滴痕迹时则为合格。 对II类液压在3分钟内恒定,且吸水纸上未显示任何水滴痕迹时则为合格。 2.机械强度试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