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法降水在流砂隧道施工中的应用.docVIP

轻型井点法降水在流砂隧道施工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轻型井点法降水在流砂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轻型井点法降水在流砂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河北,三河,065201) (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宁夏,银川,750011) 【摘 要】通过对程儿山隧道流砂地段的降水施工及研究,详细介绍了轻型井点法降水在第三系下粉细砂层潜水段的各项参数的确定、降水系统运行关键点的把握,成功地解决了流砂隧道有涌水、涌砂现象发生,受水浸成淤泥,拱部及边墙坍溜垮等问题,满足了施工的要求。 【关键词】流砂隧道;轻型井点降水设计;降水效果 1.工程概况 程儿山隧道位于宁夏省固原市东部火车站附近,起点里程DK5+345,终点里程DK11+782,线路全长6.437公里,正洞开挖断面约50m2,斜井开挖断面35.08m2。隧道设计在中间位置设置1#、2#两座斜井,其中1#斜井长度1038m,与正洞交界里程DK8+110,Ⅵ级围岩66m,Ⅳ级围岩187m;2#斜井长度1036m,与正洞交界??程DK8+840,Ⅵ级围岩127m,Ⅳ级围岩229m。 2.工程地质概与水文地质概况 隧道所处地层为第三系下粉细沙层,岩体呈浅红色,细粒结构,岩质中密,弱胶结,成岩作用极差,遇水易软化;当地下水发育或含水率高时,软化围岩现象明显,砂岩多已呈淤沙状,基底有涌水现象发生,受水浸成淤泥,拱部及边墙坍溜垮、涌砂很严重。 隧道沿线地貌类型属黄土丘陵区,地构造隶属于“中朝准地台”。区域水流为黄河流域清水河水域。地下水类型属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该类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三纪地层岩性的风化和构造孔隙、裂隙中,补给方式主要是接受大气降水以及黄土潜水的渗透补给,渗透性弱,径流缓慢。 3.降水设计 (1)降水方法的选择 本项目为我单位对原施工单位的增援项目,原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在富水粉砂岩地层段降水效果不佳,使得涌水涌沙严重,隧道变形大,直接导致停工近1年。我单位进场后,首先对围岩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针对现场情况,结合施工单位降水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了原降水方案,采用洞内轻型井点降水。优化前后降水方案见表1。 表1 优化前后降水方案 (2)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 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计算预测 根据公式: Q=2.74middot;alpha;middot;Wmiddot;A ① A=Lmiddot;B ② 式中: Q—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正常涌水量(m3/d); alpha;—降水入渗系数,根据经验或试验数据确定;(隧道通过岩体主要为砂质黄土、砂岩、泥灰岩,地表植被发育,取值0.08~0.12); A—隧道通过含水体的集水面积(km2); L—隧道通过含水体的长度(km),(隧道长6.420km); B—隧道涌水地段长度内对两侧的影响宽度(km); W—年降水量(mm),(采用固原地区最大降雨量,取值766.4mm); 隧道两侧的影响宽度结合岩性、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隧道区的植被、以及地形地貌、气象等的综合因素进行取值,取值0.6~1.2km。 根据上述公式及参数计算隧道正常涌水量Q=1145 m3/d。 (3)井点管选择 井点管采用phi;32PPr管子,管长4~6m。 (4)单井出水量 按下面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q =120pi;middot;rmiddot;lmiddot;K1/3 ③ 式中: q—单井允许出水量(m3/d); r—滤水管外缘的半径(m),根据经验值取0.016m; l—滤水管进水部分长度(m),根据经验值0.5~1.0m取0.8m; K—含水层渗透系数(m/d)。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取值1.73m/d; 根据上述公式及参数计算单井出水量q=5.79 m3/d。 (5)轻型井点数量的确定 n=1.1Q/q ④ 式中: n—轻型井点数量(个); Q—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正常涌水量(m3/d); q—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