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遵义市红花岗区2004-2015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遵义市红花岗区2004-2015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遵义市红花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63000)
【摘要】了解遵义市红花岗区居民伤害致死的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4-2005年,2014-2015年遵义市红花岗区死因监测点(DSP)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2014-2015年伤害死亡率分别为65.80/十万和47.35/十万,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伤害类型及年龄别有所变化。结论:预防交通事故是遏制伤害死亡的重点,同时应加强对意外跌落和自杀预防。
【关键词】伤害 死亡率 顺位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资料统计,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红花岗区死因监测点数据资料。
1.2 方法 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个案,由医生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在家和其它场所死亡的个案,通过地段医疗机构收集公安、民政、计生和妇幼等部门的死亡信息登记资料,入户调查死因信息,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并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通过ICD-10国际死因分类规则死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红花岗区2014-2015年年平均常住人口668429人,2年共死亡7162人。按照ICD-10死亡分类统计,红花岗区2014-2015年居民伤害死亡居心脑血管病、肿瘤病和呼吸系统病之后排在全死因第四位。2年伤害死亡633人,死亡率47.35/十万,占总死亡数的8.84%。与2004-2005年伤害死亡率(65.80/十万)相比,伤害死亡率下降28.04%
2.1 伤害死亡的前十位顺位 2014-2015年伤害死亡前十位依次为:(1)交通事故(16.53/十万)(2)意外跌落(8.98/十万)(3)自杀(8.15/十万)(4)意外中毒(3.96/十万)(5)溺水(2.32/十万)(6)触电(1.35/十万)(7)意外窒息(1.12/十万)(8)被杀(0.82/十万)(9)砸死(0.82/十万)(10)火灾(0.52/十万)。与2004-2005年相比,第1位死因均为交通事故,自杀死亡率有所下降,溺水死亡取代被杀上升到第5位,详见表1:
2.3伤害死亡的年龄特征 2014-2015年0~20岁伤害死亡73人,死亡率27.02/十万,前三位伤害死因是交通事故、溺水和伤害窒息;20~40岁伤害死亡159人,死亡率34.21/十万,前三位伤害死因是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中毒;40~60岁伤害死亡213人,死亡率47.09/十万,前三位伤害死因是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60岁以上伤害死亡188人,死亡率125.66/十万,前三位伤害死因是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和自杀。与2004-2005年相比,各年龄段死亡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各年龄段第1位死因及0~20岁前三位伤害死因均无变化;20-40岁意外中毒死亡率上升,与近年来吸毒死亡增加有关;40-60岁组自杀死亡率明显下降;60岁以上组意外跌落和自杀死亡率均较十年前有明显下降,详见表3、4:
3、讨论
以上结果表明,2014-2015年红花岗区伤害死亡位居居民全死因的第四位,伤害死亡接近居民总死亡数的十分之一。与2004-2005年相比伤害死亡率有所下降,主要伤害类型位次变化不大,交通事故仍是伤害死亡的首因,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是遏制伤害死亡的重点,同时应加强对意外跌落和自杀伤害的预防。从性别分析,男性伤害死亡率仍高女性近一倍,男性比女性更易受伤害致死,与男性更多从事危险行业有关,应加强安全作业管理。从年龄特点分析,伤害死亡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溺水死亡是少年儿童伤害死??不容忽视的因素;青年人因吸毒意外中毒死亡呈现上升,应加强禁毒管理减少吸毒死亡;中老年自杀死亡率有所下降,体现了社会对长者的关怀和文明进步,应进一步倡导和发杨;60岁以上老年人仍是伤害死亡率最高的人群,应加强老人出行安全减少意外跌伤和交通事故,也是降低老人伤害死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功焕 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和分布[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319-323
[2]蔡亚平.我国近40年来死亡构成的变迁及预防对策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9(4):343-34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旗杯”竞赛总题库-4班组长计划管理能力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物业管理实务练习题物业的承接查验(三).pdf VIP
- 食品配送行业货物运输质量保障措施.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试卷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地下室金刚砂地坪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红旗杯”竞赛总题库-2班组长成本绩效管理能力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轨道交通收益权质押价值评估研究--以xx市地铁x号线为例.pdf VIP
- 5. 国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方案V1.5.pdf VIP
- 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