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县方言中的古音遗迹.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邯郸县方言中的古音遗迹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邯郸县方言中的古音遗迹 西北民族大学 摘 要:邯郸县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上都存有古音遗迹。在声母上,邯郸县方言中的开口呼零声母和合口呼零声母保留了古音读法,同时邯郸县方言也保留了尖音。在韵母上, 普通话[?r]在邯郸县中保留了古音读法。在声调上,邯郸县方言保留了入声这一调类,去声字保留了中古全浊声母上声声调调值。 关键字:邯郸县;方言;古音;遗留 邯郸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邯郸县隶属邯郸市,是典型的城郊县。其环绕邯郸市,东临永年县和肥乡县,西接武安市,南连磁县与成安县,北邻永年县,地处中原腹地,为古邯郸地区的主城区。 根据《河北省志?方言志》中的河北方言分区示意图,整个邯郸地区可以 分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晋语,邯郸县方言属于晋语区邯新片,其在声母、韵母、声调上都存有古音遗迹。本文主要以《邯郸县志》中的语音部分和近年来邯郸语音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整理并探讨邯郸县方言保留的古音遗迹。 一、声母 (一)开口呼零声母的古读 普通话语音中,只有四个浊音声母为:m[m]、n[n]、l[l]、r[?e]。普通话中的零声母(以元音a[?]、o[o]、e[e]、i[i]、u[u]、uuml;[y]开头的音节)中,“i[i]、u[u]、uuml;[y]三类零声母都是从云[?]、余[j]、疑[?]、影[o]变来的(其中u[u]类多一个微母[?]作为来源);a[?]、o[o]、e[e]只有两个来源就是疑[?]和影[o]” 。其中疑[?]和影[o]在《广韵》和36字母中是明显区分开来的,在《中原音韵》中已大部分合并,至《韵略易通》完全合并。 普通话中的零声母i[i]和uuml;[y]和邯郸县方言基本一致,而开口呼零声母a[?]、o[o]、e[e]在邯郸县方言中保留了古浊音“疑”[?]母,即保留了前《中原音韵》时(元代前)的读法。具体情况见下表 : (二)合口呼零声母的古读 唐末宋初古代轻唇音v[v]开始从双唇音中分化出来,在《中原音韵》和《韵略易通》中都有明确记载,直至17世纪变为半元音[w],在普通话中变为全清f[f]音声母。合口呼零声母除单韵母u[u]以外在邯郸县方言中保留了古全浊音“奉”母v[v],即保留了17世纪以前的读法。具体情况见下表 : (三)保留尖音 “声母z[ts]、c[ts]、s[s](舌尖前音)跟韵母i[i]、uuml;[y]或以i、uuml;开头的韵母相拼的音节,语音学中称为尖音。声母j[t?]、q[t?]、x[?](舌面音)跟i、uuml;或以i、uuml;开头的韵母相拼成的音节称为团音。” 成书于18世纪的专为纠正尖团合流语病的《圆音正考》在序言中说到:“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属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属尖,判若泾渭。”可见当时尖音和团音已经开始合流了。尖音在普通话中变成了团音,但在邯郸县方言中仍被保留了下来,尖音字的声母读作[ts、ts、s],即保留了18世纪以前的读法。具体情况见下表 : 二、韵母 (一)普通话[?r]的古读 “中古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在《中原音韵》里属支、思韵,它的声母已经随着[t?、t?rsquo;、?]的形成演变为[?]了,其读音是[??]。后来在浊音清化规律的驱动下;声母失落,只剩下韵母[?]。[?]发音时舌尖降低加上卷舌作用便是[?r]形成为北京话中的儿韵。” 在现代汉语中“er是个带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e[?],称卷舌元音。发音时口形略开(开口度比[?]略小),舌位居中,舌头稍后缩,唇形不圆,在发e[?]的同时,舌尖向硬腭卷起。” ,而在邯郸县方言中却保留了古音[?]的读法。 三、声调 (一)保留入声 古音音调分为四类即平、上、去、入,经过历时语流音变,将平声分阴阳,全浊上声变为去声,而入声被合并到其他调类中,也就是说普通话语音中入声调类消失了。而邯郸县方言保留了古音入声调类,所以邯郸县方言就有五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在普通话中有些阴平字、阳平字、上声字和去声字在邯郸县方言中则是入声字。例如: (1)普通话阴平字:八、泼、摸、滴、塌等 (2)普通话阳平字:拔、膜、佛、得、铁等 (3)普通话上声字:笃、渴、乞、雪、眨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