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州市中药处方质量的调查与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鄂州市中药处方质量的调查与分析
陈元胜1 严雪梅 2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院(436000)
关键词:中药处方 质量调查 探讨分析
2010 年,湖北省鄂州市在全市组织中医药骨干人员,对乡镇卫 生院、卫生所进行了一次病历和处方质量大检查。现就调查的1072 份中药处方作一概述和分析。
调查内容
处方中一般项目填写是否完整;药名书写是否规范;剂型、剂量 是否清楚、准确;处方用药字迹是否清晰可辨、有无错别字;医药人 员是否签全名?以及有无大处方等。
调查结果
1072 份中医门诊处方中,中草药处方508 份,中成药处方564 份。其中未填写病人单位或住址的有578 份,占整个处方53.9%;未 填写病人年龄的有28 份,占2.61%;医生及司药人员签名不清、不 详或未签名的有76 份,占0.71%。508 份中草药处方中,药名写错、 写别和处方用药概念模糊的有430 味;564 份中成药处方中,处药未 写规格、剂型的有157 份,占27.8%;未写用量用法的有58 份,占 10.3%。整个处方中,有相当一部分书写是双重不全或多处不规格。
主发问题
最突出的是书写不规范,常见的是将中药名写错、写别和处药概 念模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药名用同音或近音的简写、缩写字代替。如处方中出现的“云 0”(云苓)、“三0”(三棱)、“卜火”(薄荷)、“准其”(怀 芪)、“以米”(苡米)、“只吉”(枳桔)、“吉更”(桔梗)、 “吴公”(蜈蚣)、“见泄”(建泽泻)、“内今”(内金)、“粉 各”(粉葛根)、“早休”(蚤休)、“高本”(蒿本)、“边豆” (扁豆)、“法下”(法夏)、“服子”(莱菔子)、“合香”(藿 香)、“石卜”(石菖蒲)、“双皮”(桑白皮)、“鲜皮”(白藓 皮)、“牛夕”(牛膝)、“党乡”(党参)、“艮花六”(银花露)、 “川贝止咳糖江”(浆)等。如“三0”、“卜火”、“准其”等药, 如此格外少见的代用药名,除本单位医药人员平素司空见惯者外,余 可能再高深的中医药行家,恐怕也难猜测、辨认。
2.药名写错或写别。如“金婴子”(樱)、“首鸟”(乌)、 “黄芪”(芪下加一点)、“黄苓”(芩)、“瓜萎皮”(蒌)、“丸 地”(熟)、“艮翘片三管”(银)、(支或瓶)等。大多丢头失足 或画蛇添足。(注:以上括弧内为纠正药名)
3.药名不用统一全称。如“兰根”、“服子”、“留行”、“角 霜”、“见泄”、“鲜皮”、“钱草”、“鹤草”、“枯草”、“鸡 藤”等。自作简称,使人费解。
4.处方用药概念模糊、模棱两可。如“牛膝”、“忍冬”、“车 前”、“木香”等。如“牛膝”,有川、怀之分,“忍冬”有花、藤 之别。忍冬其花(即金银花)主要功能清热解毒,而藤主要功能却是 通以活络,二者显然有别。
5.处方用药生、熟不加注明。发“附片”、“麦芽”、“首乌”、 “半夏”等。如“附片”和“半夏”,其生与制用的有毒与否,作用 更是迥异。
6.处方药物份量不详。如“二芽12 克”、“二术10 克”、“查 曲10 克”、“乳没12 克”等。究竟是各自的份量还是共计药量?使 人“难解难分”。
7.药物不注明先煎、后下、另包。如“牡蛎”、“附片”、“别 甲”、“檀香”、“砂仁”、“阿胶”、“车前子”等。如此“一罐 煎”,必然是“糊涂医生开出糊涂药,煎出糊涂汤”。
8.自造非通用的药对子。如“二决”、“二胡”、“二海”、 “二苓”、“二芍”、“二地”等。如“二胡”,有前胡、柴胡、银 柴胡等;“二苓”,有猪苓、茯苓、土茯苓等;“二地”,有生地、 熟地、地骨皮等。自造药对,使人莫衷一是。
此外,少数医生和司药人员其处方签名笔迹不清、不详,甚至不 予签名,有的处方笺上出现“龙飞凤舞”;有的甚至用汉语拼音或英 文字母一笔带过;还有开成药处方既不开药物规格、剂型,也不开其 用量用法等。
分析建议
鉴于上述中药处方存在多种敝端,因此,笔者提出粗浅的看法和 建议,供参考。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单位,在抓医疗质量和服务 质量的同时,不应只注重临床和病历书写质量,而且同样要抓好医药 人员的处方书写质量。众所周知,药品是保障和恢复患者身体健康的 特殊商品。稍有疏忽,确能酿成大祸、铸成大错,这在医院里出现开 错药、识错药以及发错药而贻误病人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显然 , 处方书写质量也是医疗质量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