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gs的微生物多组学在人体微生态领域的....pptxVIP

基于ngs的微生物多组学在人体微生态领域的....pptx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ngs的微生物多组学在人体微生态领域的...

邓旭旭 高级产品经理 xuxudeng@genome.cn 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ontents;人体微生态介绍及研究思路;人体微生态overview;Sender R., et al. Cell. 2016.;如何定义健康菌群?;口腔 食管 胃 小肠;;肠道菌群文章发表趋势;微生物研究动态;人类微生物计划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简称:HMP;微生物研究国际计划;微生物样本;; 16S rDNA测序是最常用的细菌分类标准。通过对指定环境中微生物16S rDNA高变区PCR扩增产物的高通量测序,分析该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分类信息和丰度信息等。 研究对象:特定环境中细菌或古细菌。; 18S rDNA 的结构;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基于NGS的微生物研究技术比较;多样性分析/宏基因组技术的区别;独有技术;如何理解精准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优势;单细胞微生物技术;研究思路—overview;研究思路—tools;研究流程;取样策略(key point);欲???决的问题;人体微生态经典案例解析;肠道菌群经典案例解析;人体微生物质量分布图;结肠癌、大肠癌 IBD(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 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过敏性疾病 精神性疾病:孤独症,焦虑抑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艾滋病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RA);影响肠道微生态的因素;影响肠道微生态的因素;肠道菌群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肠道微生态的研究的材料;1、肠道菌群与癌症—perspective;1、肠道菌群与癌症:overview;研究样本: 70个病人(59个结直肠癌、21个肠息肉患者)、59个正常个体;43个粪便和59个粘膜样本 文库构建: 16S文库,V3/V4区 测序平台及策略: Illumina MiSeq 平台, PE250;结肠直肠癌患者粘膜的微生物群与 健康人不同;健康与病人OTUs的co-abundance network analysis;2、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细菌群落的变化;与IBD有关的细菌和真菌物种;3、肠道菌群与血栓;TMAO与血栓形成有密切的关系;无菌小鼠接受不同食物而导致肠道菌群的变化;血浆中TMAO水平的升高预示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TMAO能极大的激活依赖性血小板; 在体内,饮食中的胆碱、肠道微生物和TMAO与血栓相关; 盲肠移植实验表明血栓的风险也可移植。;4、肠道菌群与肥胖:overview;4、肠道菌群与肥胖;4、肠道菌群与肥胖;RYGB、VBG手术对肠道菌群的改变是长期的。 RYGB、VBG改变了bile acid (和)TMAO 的代谢。 手术能够改变有助于脂肪增重的肠道菌群。;5、肠道菌群与抗生素抗性;使用抗生素后早产儿肠道菌群的丰度明显降低;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治疗后物种和抗性基因出现了特异性的富集;人体其它微生态案例解析;皮肤菌群里的有益菌和抗菌肽对抗皮炎;皮肤菌群里的有益菌和抗菌肽对抗皮炎;AD皮肤微生物菌群失调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移植相关;;生殖道微生物;阴道微生物菌群分析;细菌多样性与促炎因子呈正相关;血液微生物;各物种的Reads比例及不同发病期间的物种Veen图;取样方式: 取材:以182个妇女研究对象,其中93个研究对象是感染阳性; 测序策略: 16S测序:16S rRNA基因V4区; Illumina MiSeq, PE250;不同取样位点处的微生物组成不同;肺组织微生物;研究结果展示;研究结果展示;人体微生态四大研究方案;;生物标记物挖掘;儿童肠道菌群在形成Ι型糖尿病的作用;非权重UniFrac距离的PCoA分析(16S) ;婴儿肠道微生物物种随时间变化(关联网络分析); 测序策略: 宏基因组测序: Illumina HiSeq 2000 数据产出:751,000,000 high-quality reads 其他技术:qPCR;图1.结直肠癌患者失调的肠道微生物物种;图3.验证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较好微生物基因标记物; 取样方式: 50个患不同龋齿发生阶段的4岁儿童,后续用20个患有严重龋齿和20个正常儿童验证,取牙菌斑和唾液样本。 测序策略: 16S多样性分析:16S V1-V4区,测序平台Roche 454 FLX。;通过信息分析发现20个物种能够预测或判断 龋齿的发生;菌株水平研究;菌株水平研究人体疾病的技术方案; 取样方式: 49个参试者,其中超重:肥胖=11:38,男性:女性=8:41;处理:6周CR(calorie restriction)饮食+6周WS(weight stabilisation)饮食; 检测:本底水平和处理后粪便中Akk菌丰度、粪便微生物基因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