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标盾构区间监测方案改版
武汉号线标
监测方案
目录
1
1.1 工程概述 1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3 周边环境概况 3
二、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5
2.1 编制依据 5
2.2 监测目的 5
2.3 监测项目 6
2.4 监测测点布设 6
2.5 监测点埋设与测试方法 7
2.6 监测频率、精度与预警值 9
三、 监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 9
3.1 监测数据整理 9
3.2 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 9
3.3 数据反馈与报告提交 10
四、 拟投入的人员与仪器设备 10
五、 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2
5.1 组织机构和职责 12
5.2 进度和质量保证措施 12
5.3 落实责任制的主要措施 12
一、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
中南路站~石牌岭站区间起点为中南路站南端,线路沿中南路向南,至武珞路折向东,终点为石牌岭站西端。线路总长m(双线)。水平线间距~13m。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2.1区域地质概况
武汉地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弧顶西侧与华夏构造复合部位,也处于山字型构造上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燕山运动在本区遗留的构造形迹表明,本区内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因此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压性结构面和相伴而生的近东西向压性断层、北北西及北北东的压扭性、张扭性断层。
1.2.2 工程地质
(1)中南路~站区间
本标段通过地段属长江Ⅲ级阶地地貌,地面标高变化在22.12~35.98m。通过钻孔揭露地层岩性主要分层分布如下:
① 杂填土:表面为沥青路面,其下为矿渣、碎石及粘性土垫层;居民区内的填土为稍密状态。厚度0.30~3.80m。
② 素填土:黄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角砾等硬杂质。居民区内的填土为稍密状态。厚度0.70~4.50 m。
③ 粉质粘土:黄褐,可塑~硬塑,含黑色铁锰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土。部分并含有5~10%的砂岩碎块,碎块粒径为5~60mm。厚度0.8~15.8m不等。
④ 圆砾:主要由石英岩、燧石组成,磨园度一般,呈亚圆形,粒径为5~30mm,含量在80%,充填物为粘性土,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11-2层中。厚度3.50~10.00m不等。
⑤ 粉砂质泥岩:黄褐色~灰色,强~微风化。主要由水云母组成,并含少量石英粉砂、白云母、白钛石,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层面及裂隙面上有黑色氧化铁薄膜。
⑥ 砂岩:草黄色,强~微风化,为石英杂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含少量页岩、硅质岩屑,硅质及铁质胶结,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石裂隙发育,裂隙面上有黑色氧化铁薄膜;岩层极破碎~较完整。
本区间在Ⅲ级阶地中,又发育有多条冲沟,冲沟内分布有可塑~软塑状态粉质粘土(地层代号6-1、6-1a)。另外勘察还揭露有卵石和断层角砾岩分布,右ZK20+190m处是五通口断层通过地带,断层活动情况在进一步研究中,总体上看地层岩性较为复杂。
()站~街道口站区间
本标段通过地段属长江Ⅲ级阶地及剥蚀残丘地貌。钻探揭露区间主要地层情况如下:
① 杂填土:表面为沥青路面,其下为矿渣、碎石及粘性土垫层。厚度0.40~4.30 m。
② 素填土:黄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角砾等硬杂质。厚度0.40~4.50m。
③ 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含黑色铁锰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土。厚度0.60~8.00m。
④ 含碎石粘土:棕红色,硬塑,含黑色铁锰氧化物,碎石含量5~10%左右,粒径大小一般为20~100mm,岩性为坚硬的石英砂岩。厚度2.60~5.40厚度m。
⑤ 粉砂质泥岩:黄褐色~灰,主要由水云母组成,并含少量石英粉砂、白云母、白钛石,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层面及裂隙面上有黑色氧化铁薄膜。强~微风化,岩层产状0°∠65。
1.2.3 水文地质
(1)中南路~站区间
中南路~区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之中,大气降水及附近居民生活用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其地下水位埋深0.62~3.40m,相当于标高22.32~30.22m。该层地下水由武珞路向中南商城大厦低洼地段排泄。
承压水主要存在于粉砂、圆砾及卵石层(地层代号11-1、11-2、12)之中,该处粉砂层粘粒含量较高,其平均值为ρc=14.7~16.1%,致使其渗透性降低,水量较小。从Jz4-Ⅲ06-ZS-04钻孔观察:该场地承压水水头高度为6.76m,相当于标高21.07m,远高于粉砂层层面,属承压水。从该孔注水试验结果,粉砂层的渗透系数K=2.10m/d。下部卵石层中充填有较多粘性土,水量也较小。
基岩裂隙水存在于丁字桥路~武珞路一带的基岩裂隙之中。需要特别指出:丁字桥路一带(右AK20+250~350m)分布的基岩为砂岩,裂隙十分发育,钻探时有明显漏水现象,可见,该地段岩石裂隙连通性较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