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世纪金榜理科数学广东版75
【易错警示】关注面面垂直的条件 本例中(2)证明平面EFG⊥平面EMN,要关注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两个条件,即MN⊥平面EFG,又MN?平面EMN,避免步骤不全导致失误. 【互动探究】若本例条件不变,证明:平面EMN⊥平面PAC. 【证明】因为E,F为PB,AB的中点,则EF∥PA, 又因为G为BC的中点,则GF∥AC,而GF∩EF=F,PA∩CA=A,所以平面EFG∥平面PAC. 因为平面EFG⊥平面EMN. 所以平面EMN⊥平面PAC. 【规律方法】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 (2)定理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把问题转化成证明线线垂直加以解决. 提醒:两平面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这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 【变式训练】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A⊥平面ABCD,PD∥MA,E,G,F分别为MB,PB,PC的中点,且AD=PD=2MA. (1)求证:平面EFG⊥平面PDC. (2)求三棱锥P-MAB与四棱锥P-ABCD的体积之比. 【解析】(1)由已知MA⊥平面ABCD,PD∥MA, 得PD⊥平面ABCD. 又BC?平面ABCD,所以PD⊥BC. 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C⊥DC. 又PD∩DC=D,因此BC⊥平面PDC. 在△PBC中,因为G,F分别为PB,PC的中点, 所以GF∥BC,因此GF⊥平面PDC. 又GF?平面EFG,所以平面EFG⊥平面PDC. (2)因为P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不妨设MA=1,则PD=AD=2, 所以VP-ABCD= S正方形ABCD·PD= . 由于DA⊥平面MAB,且PD∥MA, 所以DA即为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 VP-MAB= 所以VP-MAB∶VP-ABCD=1∶4. 【加固训练】 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 ∠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 求证:(1)直线EF∥平面PCD. (2)平面BEF⊥平面PAD. 【证明】(1)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 又因为EF?平面PCD,PD?平面PCD, 所以直线EF∥平面PCD. (2)连接BD.因为AB=AD,∠BAD=60°, 所以△ABD为正三角形. 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BF?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 又因为BF?平面BEF. 所以平面BEF⊥平面PAD. 2.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D,E,F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 DE⊥AB,CF⊥AB,AB=12,AD=5,BC=4 ,DE=4.现将△ADE,△CFB 分别沿DE,CF折起,使A,B两点重合于点G,得到多面体CDEFG. (1)求证:平面DEG⊥平面CFG. (2)求多面体CDEFG的体积. 【解析】(1)因为DE⊥EF,CF⊥EF,EF∥DC, 所以四边形CDEF为矩形. 由GD=5,DE=4,得 GE= 由GC=4 ,CF=4, 得FG= 所以EF=5. 在△EFG中,有EF2=GE2+FG2, 所以EG⊥GF. 又因为CF⊥EF,CF⊥FG,EF∩FG=F, 所以CF⊥平面EFG. 所以CF⊥EG, 又CF∩GF=F,所以EG⊥平面CFG. 又EG?平面DEG,所以平面DEG⊥平面CFG. (2)如图,在平面EGF中,过点G作GH⊥EF于点H, 则GH= 因为平面CDEF⊥平面EFG, 所以GH⊥平面CDEF, 所以V多面体CDEFG= S矩形CDEF·GH=16.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BAD=60°,Q为AD的中点. (1)若PA=PD,求证:平面PQB⊥平面PAD. (2)点M在线段PC上,PM=tPC,试确定t的值,使PA∥平面MQB. 【解析】(1)如图,连接BD,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 ∠BAD=60°, 所以△ABD为正三角形. 又因为Q为AD的中点,所以AD⊥BQ. 因为PA =PD,Q为AD的中点,所以AD⊥PQ. 又BQ∩PQ=Q,所以AD⊥平面PQB. 又AD?平面PAD, 所以平面PQB⊥平面PAD. (2)当t= 时,PA∥平面MQB. 连接AC交BQ于点N,连接MN. 由AQ∥BC可得,△ANQ∽△CNB,所以 因为PA∥平面MQB,PA?平面PAC,平面PAC∩平面MQ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2013年化学与生活技术环境和工业.doc
- 2010第十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方案.doc
- 2010级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说明1.doc
- 2007年10月德国幻灯中英文对照 25.ppt
- 2010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维护教学大纲1.doc
- 20110210在全县作风建设暨三比一讲竞赛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
- 2011年5月心理师二三级真卷.doc
- 2010727医院感染与医疗质量.ppt
- 2010版药品GMP认证工作及审计案例2014年4月.ppt
- 2011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教育方向培养方案.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8 夜色》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高一语文教师工作总结简单版(六).docx
- 第12课《台阶》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39张PPT).ppt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 端午粽》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指导技能的关键要素与提升的策略研究与分享.docx
- 湖南省永州四中直升班2025届高三(下)适应性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湖北省荆荆宜襄·四地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04月17日袁荣的初中历史组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