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原创毕业论文刘姥姥人格美初探
引 言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以金陵四大名门贵族贾、史、王、薛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而刘姥姥在《红楼梦》中出场不多,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姥姥进大观园,已经成为我国尽人皆知的口头禅,《红楼梦》中的很多故事都因她而展开,她是联系上流社会和世俗阶层的纽带。可以这样说,《红楼梦》中正是有了刘姥姥的出现,才使贾府的气氛变得非常轻松活跃,才使贾母高兴,才使巧姐最后能脱于危难之间。看了《红楼梦》的人,可能不会记得其中几个漂亮丫鬟,但绝对记得刘姥姥。正如清代评点家涂瀛赞刘姥姥说:刘姥姥深观世务,历练人情,一切揣摩求合,思之至深。出其余技作游戏法,如登傀儡场,忽而星娥月姐,忽而牛鬼蛇神,忽而痴人说梦,忽而老吏断狱,嬉笑怒骂,无不动中窍要,会如人意。因发诸金帛以归,视凤姐辈真儿戏也。[1]对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与总结,并将她比作冯谖一类的著名侠客。由贫穷一进荣国府打抽丰开始便气势不凡,首战告捷二进荣国府,过上了的生活.能在贾府上下人等中泰然自若,从主子到奴仆对她都很友善连高傲的王熙凤也对她亲热异常不仅让她为起名字,,。及至进贾府,贾府已被抄败落。,临终前将巧姐托孤于刘姥姥。当巧姐被狠舅奸兄等鸡鸣狗盗之徒商议偷嫁外藩的关键时刻,得到了刘姥姥的巧妙庇护,使贾府等刮目相看。她缘她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能言善辩,以及灵活机动的办事能力[2] “淳”:“质朴,敦厚。”淮南子齐俗:“衰世之俗,……浇天下之淳,析天下之朴。”注:“淳,厚也。”[3] “质”的解释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诚实、真实。左传昭十六年:“楚子闻蛮氏之乱也,子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绣戎蛮子嘉,杀子。”注“质,诚也。”孔子曰:“言之,子贡以其质告。”注:“质,由实也。”第二,质朴,与“文”相对。[4]《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使。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朴”:“质朴,通‘樸’”老子:“朴散则为器。”一本作‘樸’。 [6]真淳质朴,即为真诚淳朴、敦厚朴实。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给读者们的首要印象是“真实、本色”,一个农村老妪进入奢华之家,毫不伪装,把庄稼人的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胡文彬在《红楼梦人物谈》中写到:“有人说,刘姥姥很‘村’(不是蠢),我以为她‘村而不俗’。又有人说,刘姥姥是一个丑角,造出一大堆俗而又俗的‘笑话’让人发笑而已。我以为这是看了表面,其实刘姥姥是‘丑角’,但并不意味着是‘傻角’,她说出的笑话在别人听来可以发笑,但在她自己说笑时眼里闪动的是泪光,她在心里流泪。”[7] 正如《道德经》中,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谓其真淳如赤子尔。[9]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刘姥姥是一个真诚、朴实、勤恳、知足的人,对自己的条件没有一点不满意,只是想凭自己的努力安分守己过日子,老老实实做事。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她在周瑞家的引见下见到与健谈,只是早已在地下拜了几拜,问姑奶奶安[10]此时的刘姥姥话虽不多,但内心的拘谨紧张却一览无余地表现了出来刘姥姥向凤姐求助时,也是转弯抹角地说不出来,还是在周瑞家的暗示下,才把话说了一半,这些细节,显示了刘姥姥。[11]刘姥姥这一段话非常诚恳,而且可以看出,刘姥姥已经把巧姐当做亲人,爱她,真心为她好,才会这样说。正如洪秋蕃评论说:“刘姥姥要凤姐少疼巧姐,是富贵人家养儿女第一法。”[12] 刘姥姥真心为了巧姐儿好,毫不遮遮掩掩,不再说一些恭维的话,而是实事求是,知道什么说什么。刘姥姥的“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表现刘姥姥质朴的例子有很多,如在行酒令中,贾母等人都是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但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怂恿刘姥姥只管说,因为大家“都要听”她的笑话儿,于是便引逗她说出一个萝卜一头蒜,大火烧了毛毛虫, 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13]之类的。《》。[14]大家听了, 哄然大笑只要我们认真推敲一下,刘姥姥那四句牙牌令都是实话实说,句句在理,妙不可言。 比起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一类的字眼来淳朴、天真,洋溢着一种自然的泥土气息,全是庄稼人的本色,朴素之极,得体之至![15]有人说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为了奉承老太太,以获得可观的财物,但从此处看来,如果刘姥姥真是为了钱财而来,她就不会说出如此直白且是贾母、妙玉都不喜欢听的话。这些都是因为刘姥姥见什么说什么,不会隐藏和奉承。来到省亲别墅,“刘姥姥觉的肚里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裙子。”及后面的醉卧怡红院,一系列动作,都把她作为一个农村人的本色及老实、正直和粗鲁刻画得非常丰满。至于刘姥姥最后的神态,正如脂批所云:“世故人情,到此应观止矣。一人有一人口气,一事有一事光景,即令百年阅历,处处留心,而有必非所见,必非所闻者,竟亦凿凿道出
文档评论(0)